锡林郭勒盟立足当地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开展就业培训,以“订单、定向”等技能培训为主,以引导性培训为辅,城乡就业培训扎实开展、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盟共开展技能培训22624人,其中,城镇各类人员9240人,农牧民13384人,技能培训后就业19609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6.7%。
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培训与岗位对接机制。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就业”原则,根据盟内大企业大项目用工需求,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培训,实现引导性培训向技能培训转变,全盟“订单”培训在技能培训中的比例由2004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39.7%。今年,与神华、冀东水泥、汉德风电等十几家大企业共签订“订单、定向”培训近9000人。
开展“校企联合、校校联合”培训,建立培训专业与百姓需求对接机制。本着“围绕市场搞培训、根据岗位定专业”原则,根据企业用工需求设置培训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先后开展矿山汽驾、机械维修、化工、冶炼、泥瓦工等30多个行业的技术人员,专业设置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今年重点实施了“四项千人”培训工程:围绕锡市、西乌、西苏、白旗等地物流业发展,培训千名大型载重汽车驾驶员,已培训大型货车驾驶员547人;围绕大唐多伦聚丙烯项目、二连外贸经济、各地工业园区建设培训千名创业带头人;围绕我盟旅游业共培训导游、讲解员及“牧民之家”、“农家乐”小老板1320人,并鉴定发放地方导游证300个,带动农牧民就业3721人;围绕我盟本土建筑产业发展,以南部旗县为重点,组织千人建筑工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目前已培训鉴定1137人。
开展“一村一品、一乡一式”品牌培训,建立培训就业与民族文化产业对接机制。围绕我盟地区民族文化特点,在富余劳动力比较集中、地方特色产业或传统民族工艺发展比较好的地区,采取“一村一品、一乡一式”项目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建筑建材装饰和民族工艺制作、民族文化、民间技艺表演等培训。镶黄旗石雕职业队伍培训初具规模,蒙语播音和呼麦、马头琴、蒙古族歌舞等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方面的培训深受欢迎。太仆寺旗以“一村发展一品、一品带动全村、多村形成基地”的工作思路,共打造宝昌镇上皮坊烟花爆竹制作村、红旗跃进手工刺绣村、宝昌镇繁茂肉食品加工贸易村、幸福乡新德建筑工村、贡宝拉嘎苏木哈夏图嘎查牧户游项目五个劳动力转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