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正文
重庆发改委主任:重庆率先考核"基尼系数"发出的信号
内蒙古新闻网  11-01-19 15:56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新华网  
 

  率先考核“基尼系数”发出的信号

  ——与重庆市发改委主任对话“收入分配改革”

  最近,重庆市率先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写入“十二五”规划,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指标,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情况下,重庆如何在未来五年将当地“基尼系数”由0.42降至0.35?围绕这一焦点问题,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与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进行了对话。

  “缩小贫富差距”不能再等了

  【背景】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2009年“基尼系数”为0.47,接近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水平。“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主要指标,其数值最小为“0”,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最大为“1”,表示绝对不平均。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警戒线”。

  记者:缩小收入差距是改革中最难啃的骨头。重庆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并非名列前茅,为何要率先提出“基尼系数”约束指标?

  杨庆育: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误区,“基尼系数”大小与经济发展程度并无直接联系。上世纪70年代前,我国人均GDP只有约200美元,“基尼系数”不到0.2,这些年收入差距总体上在持续拉大。发达国家平均“基尼系数”多在0.36以下,世界一些最富裕的国家收入差距并不大。

  目前重庆市的“基尼系数”为0.42,未来五年全市人均GDP将达到8000美元,要谨防“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显示,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由于贫富悬殊,导致发展停滞、社会动荡,无法转为高收入现代国家。

  就像环保问题,等到污染严重了再治理很难。重庆不想掉进发展“陷阱”,决心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扭转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

  降低“基尼系数”的路线图

  【背景】重庆市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4∶1,高于全国水平。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的区县人均增加值相差10倍,高于上海和贵州的差距水平。

  记者:重庆市“基尼系数”调控的重点有哪些?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很多内容需要国家层面推动,地方政府能有多大作为?

  杨庆育:缩小贫富差距不是“劫富济贫”,而是要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重庆市降低“基尼系数”的重点是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使低收入人群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人群持续扩大,“贫者扶助”与“富者约束”同步推进。

  目前重庆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降低民营企业社保缴费门槛以扩大社保覆盖面;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政策;提高高收入人群社保缴费标准;通过征收房产税等措施抑制高收入人群收入过快上涨,等等。

  初次分配居民争取“分成”50%

  【背景】很多国家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占比60%左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居民收入占比超过50%,目前降至40%以下。

  记者:在国民财富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过低,是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的主因。重庆市要将“基尼系数”由0.42降到0.35,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占比应达到多少?

  杨庆育:降低“基尼系数”首先要“富民”,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未来五年,重庆将力争使居民收入占比达到50%左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全市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小企业是“富民”的秘密武器。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关键是要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劳动者的议价能力。为此,重庆市提出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以求“藏富于民”。目前政府已出资5亿元扶持1万户微型企业,带动10万人就业。重庆将在未来五年内再扶持10万户微型企业,财政对每一户企业给予其资本金30%到50%的补助,带动100多万人就业。而这些微型企业主将进入中等收入者或富裕者群体。

  除了财政补贴,重庆市还对扩大就业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国家规定企业所得税是25%,借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重庆执行15%的税率。统计显示,2010年全市给企业的税收优惠达到180亿元。

  二次分配政府不捂“钱袋子”

  【背景】二次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方式。据中央党校有关研究报告测算,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和社保三大民生支出占比约29%,明显低于一些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国家。

  记者:重庆市目前人均GDP已迈过4000美元关口,财政收入接近2000亿元。未来五年如何通过二次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杨庆育: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要舍得进行民生投入,不能捂“钱袋子”。一般预算50%以上用于民生、75%以上用于县区基层,是重庆市财政投入的“两条原则”。

  我国对财产性收入、资源性收入等征税比例较低,以2009年为例,全国税收中资源税和房产税占比不到2%。未来五年,重庆将加强财税调节,开征高档商品房房产税,让占有财产多的人承担更大税负。

  减税是提高居民收入的直接方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如果工薪阶层月收入5000元以下不收税,就等于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了,这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重庆在“民生减负”方面正积极探索。(“新华视点”记者朱薇、任芳)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