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农村亲戚,他年逾八旬的老父患心脏病多年,秋冬交替季节病又加重,住到内蒙古医院,为了保命,一天得花近800元钱。为了凑钱,他家的四轮车也卖了,连明年做籽种的土豆也卖了。大夫明说:人怕不行了,只能延一天算一天。他很矛盾,说放弃治疗,一是于心不忍,二是怕人说不孝。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哪家医院没有这样的患者: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油尽灯干、临终前耗着最后一口气的老人。越是这样的患者,维持生命的医疗成本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常常到最后也不言放弃,明处的理由是不能放弃人道,暗里的原因是不能放弃财道。至于家属子女,常常是竭尽全力行孝道。有的专门用进口药,而进口药全部得自费。钱很多的人毕竟很少,钱很少的人却很多,这样一来,不少人债台高筑,生活困难,子女抚育培养受到严重影响,有的甚至因此辍学。一个治愈无望的病人、一个垂死的老人,可能断送几代人的幸福和前程。这确实是个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过度医疗对有的患者来说,延续一天生命,无异于增加一天刑期——那种病痛折磨不亚于受刑。拼命花钱行孝施爱,其实可能是南辕北辙;对有些患者来说,放弃治疗是明智之举。这不是说就不要孝行,而是要有度,要孝得合理;失了度,孝道就可能有毒。这是个理智和感情问题,更是个观念问题。(徐翔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