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内蒙古博物院一直把保护、弘扬和传承自治区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为博物院教育的重要职责。
“三八”妇女节当天,内蒙古博物院举办第三十二期“博苑讲坛”,邀请了来自呼和浩特的各族劳动妇女为广大观众展示女性传统技艺。讲坛邀请了来自呼和浩特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汉族回族、朝鲜族和满族的劳动妇女,为广大观众带来各族妇女传统技艺的展示。蒙古族母亲孟根花带来具有浓郁北方民族特色的蒙古族刺绣工艺;达斡尔族海燕女士现场展示本族特有的哈尼卡制作工艺,让广大观众了解达斡尔族独特的民间剪纸艺术;桦树皮工艺是鄂温克族传统手工技艺,鄂温克族的涂玉玲女士将在现场为大家讲述桦树皮盒的制作工艺;鄂伦春族吴琦女士为观众介绍用于缝制鄂伦春传统服饰的鹿筋线的制作工艺;汉族庞换玉女士带来传统莜面的制作工艺,使观众了解汉族的传统美食;回族传统美食稍麦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回族的曹艳君女士将在现场为大家展示稍麦的制作;打糕是朝鲜族的代表性食品之一,活动现场,朝鲜族的金抚顺女士将为大家展示传统美食打糕的制作;满族的刘峰女士带来满族的特色小吃沙琪玛的制作。
活动现场,还为大家讲述生活在呼和浩特的这8大主要民族的历史文化,广大观众不仅可以品尝各种美食,还能了解首府各族传统手工技艺和民族文化。(内蒙古新闻网 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