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维权诉求为何总在3·15“井喷”?
内蒙古新闻网  11-03-15 09:48 打印本页 【字体:    来源: 内蒙古日报  
 

王国信

  临近3·15,消费者维权的话题一夜之间又“火”了起来。各地工商部门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一年一度的宣传活动。消费者组织也针对一些案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维权宣传活动,商家更是不失时机地打出“温情牌”,含情脉脉地向消费者告白:自己是最老实的商家。而在网上,一些网友们也开始晒自己在消费过程中遭遇的“维权难”、“消费品质量”等热点问题,有些还希望能与人大代表交流这些问题。

  诚然,每年一次的3·15是全国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集中全民意志与智慧共同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侵权行为的一次重要集会。但是,消费者权益保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也只是一个窗口,它并不能承受过多的重量。近些年,3·15这一天“维权井喷”年年刷新纪录,让人觉得有点儿像“开闸放水”的日子,笔者一家言,以为从长远来看,这未必是一个好现象。

  3·15期间出现“维权井喷”现象,表明在公众意识里还普遍存在着“节日依赖症”,同时这也暴露了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民众平时维权诉求还不能得到充分表达,“积之愈久,发之愈速”,导致维权日的投诉大量出现;其次,一些本来简单的问题,平时有关部门解决不能奏效,只好在3·15借助社会关注力施加压力,予以敦促。

  因此,希望各级部门不仅要注意3·15期间出现的“维权表达热”,还要将这些投诉转化为发展良好的消费关系、促进商业经济正常运行等方面的建言献策。当然,更希望在今后的3·15维权周期间,这种“井喷”现象能逐步减少,使消费者维权诉求在平时就能得到充分有效的表达。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网站律师 | 诚聘英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