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多伦大地,曾经光秃秃的山坡上有了密密的青草和数不尽的绿树,自然环境的改变成为农牧民的增收之源。而曾经守着葱茏植被过穷日子的村民,开始大搞生态经济,发展特色旅游、农特产品生产加工,贫困户脸上的沧桑被自信所取代,数万贫困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十一五”期间,多伦县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500多万元,直接扶持贫困人口2.5万人,其中1.6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较大改善。新修乡村公路52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有14个行政村实现了通油路;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9处,解决了3100多人、4.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在23个重点贫困村开发连片水浇地28片,新打小管井2100眼,新增水浇地面积2万余亩,使项目村每个农户平均拥有水浇地10亩,直接受益农户2000多户;实现了村村通电和农村初级卫生保障。
该县组织开展了对34个贫困村的定点帮扶,投入资金2654万元,依托伊利、蒙牛和超大等企业,围绕肉、乳、菜、薯四大产业,大力发展奶牛、肉牛养殖和蔬菜种植等产业化项目。先后实施整村推进重点村18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投入资金1749万元。几年来,用于整村推进的国家扶贫专项资金达980万元,用于扶持养牛业投入700万元,用于扶持农民开发水浇地、建设蔬菜大棚等产业化项目投入280万元。养牛业已经成为农村的重要产业,贫困户从中每年户均增收500元以上。实施农业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蔡木山乡白音卜罗村发展温室蔬菜种植,每建一座日光温室,补贴3万元,农民新建温室45座,每个大棚年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
实施科技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已累计完成农民适用技术培训3.2万人(次),每户贫困户都参加了两次以上培训,80%以上贫困户有1名懂技术和经营常识的明白人;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2640人,其中80%的人实现了转移就业。诺尔镇富泉村在实施转移后,推广大棚蔬菜种植,目前建成日光温室137座,种植蔬菜25种,温室水果5种,每亩温室蔬菜年均纯收入1.5万元,每亩温室水果年均纯收入2万元。(高建祥 宝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