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颁布实施之际,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为什么要颁布实施人才规划?
答:自治区编制并实施人才规划,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落实人才强区战略的需要。 2010年5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人才强国建设的目标,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对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加强新时期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与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必须结合我区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重大举措和基本路径。二是实现富民强区目标的需要。要使我区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紧紧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战略和阶段性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加强对人才发展的宏观指导,不断加大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三是提升我区人才竞争力的需要。当前,以科技和人才为核心的国内外竞争愈演愈烈,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必须形成我区人才竞争的相对比较优势。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区人才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制定主动参与国内外竞争的人才发展战略,加快解决好人才发展自身存在的瓶颈问题,为提升自治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问:请简要介绍人才规划的定位和战略目标?
答:这个人才规划是自治区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与教育、科技等发展规划相并列且相互支撑、各有侧重的专项规划,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自治区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也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总体规划,是自治区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人才规划提出,到2020年,自治区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规模、素质、结构、布局和创新能力能够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各类人才创造活力普遍激发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人才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进入西部先进省区市行列;人才资源总量由现在的165万人增加到300万人左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比重提高到14%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1.2%左右,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41人年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人力资本投资占自治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6%人才贡献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问:请简要介绍一下人才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人才规划共1.65万字,由序言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创新、重大政策、重点工程、组织实施7部分构成。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战略目标、两大战略重点、三大任务、四大保障、五大机制、八大政策九大基础工程。具体地说,就是“围绕一个战略目标”,即围绕自治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的战略目标,人才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进入西部先进省区行列;“推进两大战略重点”,即以“草原英才”工程和打造“草原硅谷”为抓手,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建成区域性人才高地;“抓好三大任务”,即突出抓好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统筹推进6支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四大保障”,即根据人才发展和落实规划的需要,着力解决人才发展的投入保障、法制保障、基础保障和组织保障,努力为育才、聚才、用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新五大机制”,即在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五大机制;“实施八大政策”,即针对人才工作中突出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八项重大政策,包括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政策,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人才创业扶持政策,有利于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宽松政策,促进人才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引导政策,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交流融通政策,鼓励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政策,课题、项目公开招标制和悬赏制政策;“实施九大基础工程”,即着眼自治区对人才发展的需求,推进九项基础性工程,分别是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软科学战略性人才开发工程、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优秀民族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健康卫生人才提升工程、高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开发工程、高校毕业生基层发展工程。
问: 2010年11月,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草原英才”工程实施方案》。“草原英才”工程是怎么提出来的?为什么要实施“草原英才”工程?
答: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可以说,人才工作功不可没。特别是通过抓项目,集聚了一大批人才,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但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区人才发展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自治区科学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匮乏,尤其缺乏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缺乏急需专门人才。我区现有人才85%集中在城市,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支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等一线高层次人才十分短缺。我区地处欠发达边疆地区,人才竞争力处于全国落后水平,如果不能采取富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和举措,就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内蒙古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富民强区的宏伟目标就可能因缺乏人才支撑而难以实现。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实施“草原英才”工程,着力解决制约我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匮乏问题,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
问:“草原英才”工程的内涵和目标是什么?
答:“草原英才”工程作为自治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一项重点人才工程,紧紧围绕我区科学发展大局,特别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总体布局,根据我区各重点行业、重大项目、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学科建设、技术开发、自主创业等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力争用5年时间,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00名,培养本土创新创业人才700名,建成以“呼包鄂”为中心的“草原硅谷”,使我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大的突破,为全面提升我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奠定良好基础。
问:请简要介绍人才规划的主要特点?
答:与国家规划衔接、体现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提出内蒙古特色、强调突出重点,高端引领,统筹发展,制度创新。一是既与国家人才规划相衔接,又符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要求。一方面,在体例、框架、目标、政策设计上,体现与国家规划的有机衔接配套;另一方面,在具体内容上,体现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谋划。二是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以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开发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布局。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上,既要注意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更要注重结合我区实际,来设计重大工程、健全完善重大政策体系。比如,在人才发展重大工程设计方面,重点抓好“草原英才”工程,突出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开发自治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还比如,在人才体制机制方面,选择呼包鄂作为人才管理试验区,在人才发展的政策保障、体制建设、机制运行、资金投入、环境营造和工作内容、工作模式等方面采取相对优先和特殊的举措,加强探索和实践。
问:人才规划出台后,关键是确保落到实处,请问这方面有什么保障措施?
答:人才规划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自治区人才工作迈进了人才优先发展的新时期。刚刚召开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巴特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协主席任亚平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实施人才规划进行了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把实施人才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对人才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做到思想落实、任务落实、政策落实、项目落实。自治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已经制定了人才规划任务分工方案,明确了牵头和参与单位,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和督促检查。同时要求各盟市、自治区有关部门以人才规划为指导,编制地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形成全区人才发展规划体系。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随着人才规划的深入贯彻实施,自治区人才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记者钱其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