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时评 正文
时代需要“泥腿子”精神
内蒙古新闻网  11-04-20 17:38 打印本页    转播到腾讯微博
 

  “泥腿子”院长王庆煌,在有些需要场合,也是西装革履,加上他近视眼戴眼镜,难掩一份书卷气;但经常工作甚至生活在田间地头,日晒雨淋,蚊叮虫咬,岁月到底将他雕刻成了粗糙的皮肤、黝黑的脸。说王庆煌是“泥腿子”院长,其实与外表打扮无关,而是观测他心灵的地平线,分明感受到一股充塞大地、扑面而来的精神:27年来,作为知识分子的王庆煌,不离不弃扎根农村,一心一意用创新成果服务“三农”,默默无私奉献,当地人称这种精神为“泥腿子”精神。

  知识分子除了多掌握一些知识外,更要多一份担当:那就是凭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去肩负起国家、民族和历史所赋予的自主创新使命。

  一味清谈者,不算真正的知识分子;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知识分子就会落入“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可悲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分子必须是创新的实践者,必须身体力行通过科技自主创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去拔掉“穷根”,种下“富苗”。王庆煌以他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超过90%;以王庆煌为首的科研团队,仅香料饮料作物创造的经济效益,就高达两亿元。王庆煌攻克了香草兰的种植和加工科技难关,由此受益致富的农民,将盖起的新楼称为“香草兰楼”,农民质朴的谢意,印证的恰恰是“泥腿子”专家们的终极价值——知识得以运用,知识转化为大地的芬芳、田野的希望,为广大农民服务,为广大农民造福。

  王庆煌陪家人甚少,以至于父母过世,他都没有送终。舍小家为大家,王庆煌们以“泥腿子”精神,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大爱,把论文写在热区大地上;热科院的王庆煌们以“泥腿子”精神,以锐意创新进取的精神特质,抒写着知识分子与时俱进、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时代答卷。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宏大而光荣的使命面前,服务“三农”,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需要“泥腿子”精神!

[来源: 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