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巴彦淖尔市将残疾人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残疾人就业、康复、生活保障为重点,不断加大对残疾人的保障和服务力度。
巴彦淖尔市有11万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4%,涉及近34万家庭人口。巴彦淖尔市重点在社区康复示范区建设、白内障无障碍市建设、聋儿语训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对各类残疾人群的康复服务水平。
巴彦淖尔市投入417.4万元培训经费,培训残疾人6442名,促进残疾人充分就业。通过在残疾人相对集中的苏木镇进行种、养、加等适用技能培训,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常年培训,输送各类残疾人参加国家、自治区、其它盟市举办的各类专项培训。在加大培训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种养业、生产扶持;对城镇人员通过集中安置、公益性岗位、扶持个体从业等方式实现就业。
巴彦淖尔市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今年初将残疾人危房改造再次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并将“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与建委实施的“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资金捆绑使用,补贴标准由每户原来的10000元提高到24720元,积极争取国家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累计争取1690万元投入到有实力、有资信的残疾人企业,辐射带动600多名残疾人摆脱贫困。同时为农村贫困残疾人发放小额贷款220万元,共扶持100户残疾人家庭,结对扶贫。出台了《巴彦淖尔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2009———2010年帮扶贫困残疾人实施方案》,对68户贫困残疾人进行扶持;提高生活补贴。部分旗县区对农村牧区贫困残疾人在享受正常补贴的同时额外发放生活补贴,补贴标准每人每年600元。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能力。全市参加新农合医保的残疾人达到97%,参加城镇医保的残疾人为4800多人,参加城乡低保的残疾人共14192名。
其中农村残疾人低保人员每人每月较正常人增加10元,城镇每人每月增加20元。全市有533户残疾人享受廉租房或廉租房补助金。在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对残疾人拆迁户出台了优惠补贴政策;2010年,市和旗县区残联为6732名残疾人购买了意外伤害险,投入资金62.7万元;针对残疾老人的实际情况,各旗县区残联和当地养老院、敬老院合作对全市697名残疾老人进行集中供养。在市精神病院创建了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该中心目前集中托养服务19名智力、精神残疾人;对全市440名重度残疾人进行居家托养,投入资金44万元。(记者 张文强 通讯员 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