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昏迷中,她轻轻地说:“爸爸,妈妈,要供小弟好好读书……”弥留之际,她给姑姑发信息:“为了我,从不求人的爸爸无数次去求人,想一想,我还是走吧。”
4月30日这天,浮尘搅得天空一直阴沉沉的,夜晚时分,雷鸣电闪,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22时48分,张宏烈终于没能抵受住白血病的折磨,生命定格在了如花般的15岁。这一次,她在河西博爱医院住了近两个月,一直没能回家。她的母亲悲恸欲绝,哭晕过去。愈发黑瘦的父亲拖着悲伤而疲惫的身体聆听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角膜库工作人员宣读的《眼角膜捐献告知书》后,用颤抖的手在捐献书上签下了自己和女儿的名字。其后,按照宏烈生前的愿望,她的一对眼角膜捐献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角膜库。
2008年11月,还在通辽第十中学读书的张宏烈被查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此后家人一直为她奔走求医。在与病魔抗争了一年半后,张宏烈的身体器官衰竭了。“孩子以前总跟我说,想把身体能用的器官全都捐献出去,包括心脏、肝脏、肾脏,可是医生说这些器官已经不能用了,只有眼角膜完好无损。”宏烈的父亲张双强忍悲痛,传达女儿最后的心愿:“闺女说,她的生命太短,能给世界留下什么就留下什么。”
姑姑张玉翠说,宏烈自从生病后,开始在QQ空间里写日志,去年过年时,宏烈高兴地写道:“没想到我能活到15岁!”宏烈从小特别懂事,5岁时,大人洗衣服,她也洗,9岁时就为全家人做饭,上小学时就利用寒暑假出去打零工。别的孩子看电影、旅游的时候,她在烧烤店当服务员,生病前,还在一家药店打工。“我总说这孩子太仁义,太懂事,长大后准保能成材!谁成想……”姑姑说不下去了。
前几天,张双跑回鞍山老家借钱,没想到晚上接到妻子电话,说女儿病危。心急如焚的张双赶到火车站,火车却晚点两个小时,急得他团团转。到通辽时,已经凌晨两点多了。张双赶到女儿病床前,女儿正在昏睡。听到声音,女儿伸出手来摸着爸爸的脸,这是她生病后常做的一个动作。女儿心疼地说:“爸,你太辛苦了!”张双心如刀割。
对于宏烈捐献眼角膜的行为,亲人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赞同。宏烈生病后,通辽市红十字会为宏烈申请了3万元小天使基金,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张双是一名残疾人,患有小儿麻痹,妻子身体不好,家境非常困难,靠打零工和低保救助维持生活。“不能辜负政府和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捐献眼角膜是她唯一能做到的事。借用别人的眼睛看到这个世界,这让我感觉到我的孩子没有离开,还活在世上!”
5月1日凌晨1时16分,张宏烈的一对眼角膜被取出,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角膜库的工作人员连夜将眼角膜带回了眼角膜库所在地赤峰朝聚眼科医院。眼角膜库主任助理任文姬介绍,眼角膜库将对这对眼角膜进行化验,积极寻找受体,争取尽快移植。
张宏烈的举动感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库、通辽市红十字会、新闻媒体以及所有关心她的人们。曾为宏烈捐款15000元的市民井占龙特地赶到博爱医院,送她最后一程。人们在为这位花季女孩的逝去感到伤痛和遗憾的同时,也为她和家人的博大胸怀肃然起敬。
据了解,目前自治区眼角膜供体非常紧缺。成立于2010年5月的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眼角膜库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眼角膜库,截至目前,该库共接收到3位捐献者的6枚眼角膜,其中1枚成功移植。(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