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紧紧围绕实现“两个转型”、打造“一个中心”的战略目标,重新谋划确定公共交通发展思路,让方便快捷、低票价的公交更好地服务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居民,从而以客流带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乌海市政府连续多年将“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增加公交站点和班次,方便市民出行”列入为民所办十件实事之一。为改善市民乘车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在自治区“十二运”举办前夕,市政府投入3000万元购买了100台新能源环保公交车。公交排班密度也由过去的8至15分钟/趟次变为现在的5至8分钟/趟次;公交乘降站点由693个增加到1022多个,站点覆盖率由30%提高到60%。全市新建了50个港湾式候车亭,其中海拉路22个、海北街24个、海达街4个,这些设计别致、美观实用且体现出“中国书法城”特点的候车亭成为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方便快捷、低票价的公交已成为市民重要的交通出行选择,日乘坐约11万人次。
乌海市以新建的三区城际间快速通道等日益完善的道路交通网为依托,努力实现公交线路全覆盖,并辐射到周边地区。2010年8月26日,海勃湾区至乌达区公交2路线正式开通;海勃湾区至海南区公交5路线于12月16日开通,运营车辆全部为新能源环保无人售票公交车,票价由原来的全程5元降为2元,而且发车间隔时间也明显变短。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乌海市掀起了打造滨水宜居城市的新篇章。为满足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居民前往滨河新区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需求,去年,乌海市又开通了连接城区6路、20路和14路的滨河新区25路环线,全程票价一元。
针对行业特点,公交企业牢记社会责任,积极开展星级服务活动和安全文化建设,在服务考核上做到严要求、重整改,努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构建区域文明、安全、和谐的公共交通格局。(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