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3人5个月盗窃电动车电瓶500多块
内蒙古新闻网  11-05-11 15:3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3人组成盗窃团伙,在短短5个月内,先后盗窃电动车电瓶500多块。记者昨日从通辽市扎鲁特旗公安局了解到,4月28日,该案被刑侦大队成功侦破,3人被全部抓获,并当场收缴作案用的轿车一辆,断线钳一把。

  电瓶不翼而飞

  4月13日7时30分,扎鲁特旗鲁北镇新鲁一期居民小区的居民们像往日一样,走出楼门,准备骑电动车上班,却发现车子的电瓶不见了,急着上班的人们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与新鲁一期居民小区发生同样情况的还有另外3个居民小区。4个居民小区共丢失电动车电瓶30余块,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万多元。

  抓获嫌疑人

  接到报案后,扎鲁特旗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立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开始对鲁北镇内的各网吧、游戏厅、旅店逐一进行摸排布控,并对鲁北镇内40余家废品收购站进行调查、走访,同时调取案发现场、卡口、镇内各商业网点的监控录像,并整合进行梳理。通过综合梳理对比,最终锁定该案作案车辆为一辆黑色桑塔纳2000型轿车,并且该车有明显特征,车标歪置,作案人数为2人以上。在此基础上,专案组成功地与开鲁县“3.26”电动车电瓶被盗案串并。就在专案组民警侦查的同时,4月16日晚,鲁北镇祥云居民小区、警苑居民小区、农行居民小区和誉州居民小区再次发生电动车电瓶被盗案,20余台电动车电瓶被盗走。通过进一步串并分析,该案排除了本地人作案,专案组民警加大了对鲁北镇内各个旅店的布控,同时加快对鲁北镇内13日晚上和16日晚上监控录像的整合查询速度。通过查询监控录像发现,嫌疑车辆于17日凌晨3时在鲁北镇客运站附近出现并消失。专案组民警迅速将客运站附近的80余家旅店作为重点进行调查和布控。调查布控中,一旅店业主反映了一条重要线索,有3名男子开一辆车标歪置的黑色桑塔纳2000型轿车于4月15日在旭日旅店内住过。专案组民警立即将侦查重点转移到旭日旅店。4月22日8时,刚刚从外面回到旅店的3名犯罪嫌疑人员被专案组民警请到了公安机关,并当场收缴作案用的轿车一辆、断线钳一把。

  5个月盗窃电瓶500块

  3名犯罪嫌疑人落网后,在专案组民警的讯问下,很快交代了盗窃电动车电瓶的作案经过:犯罪嫌疑人耳某和车某是通辽市科左中旗人,二人有亲戚关系,而申某是贵州人。此前3人中只有耳某偷过电动车电瓶。2010年冬季,耳某和申某在通辽市科尔沁区偶然相遇,后成为朋友。闲谈中,二人讨论从事什么职业来钱最快。耳某说:偷电动车电瓶最快。他告诉申某,现在骑电动车的人越来越多,而电瓶非常容易偷,价钱也不低,每块最少也能卖100多元。申某被耳某说动了心,于是二人就开始走上了盗窃电瓶之路。出于盗窃的需要,耳某花2万元买了一辆旧黑色桑塔纳2000型轿车,同时,又购买了一把作案工具断线钳。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先从科尔沁区开始偷起,只要一到夜晚,耳某和申某就开车来到各个居民小区的停车场,开始疯狂地盗窃电动车电瓶,最多的一天晚上盗窃电瓶达到40多块。盗窃得手后,他们将每块电瓶以每斤2至4元的价格卖到了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松源市和通辽市科尔沁区的4个废品收购站。科尔沁区偷的差不多了,他们就向周围旗县市蔓延,并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他们从2010年12月份开始到2011年4月22日被抓获,短短5个月里,他们先后在通辽市的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开鲁县、科左后旗、扎鲁特旗,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兴安盟科右中旗等地盗窃电动车电瓶500余块。3人中,耳某和申某先是两人进行作案,在来到扎鲁特旗盗窃的时候,车某开始加入进来。

  目前,犯罪嫌疑人耳某、申某和车某已被刑事拘留,该案在进一步核实中。(记者 周新超 通讯员 大 吉 红 杰)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