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热线昨日,呼和浩特市读者孟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我从去年10月报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后,不断收到出售考试答案、出售考试作弊器材的垃圾短信,大概有100多条,不仅如此,还有骚扰电话,后来我听说和我一起报考的人也有同样的遭遇,这种情况在5月15日考试结束后才停止,我们质疑考生信息被泄露了……”
记者随后与内蒙古自治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取得联系,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全国的考生均从网上报名,而服务器不在内蒙古本地,网站本身又不是加密的,所以无法确定在哪个环节泄露了考生信息,该办公室已经将此情况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反映。
采访过程中,前不久参加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的孙女士表示,她也在考前收到不少垃圾短信,内容大多是提供内部资料、提供考试答案、考前先体验等,而且声称百分之百包过。另外,多次参加了全国自学考试的王先生也表示:“我在考试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觉得大多数考生都不会上当受骗,坚持诚信考试的原则,但是我们也希望个人信息得到保密,以免受到骚扰。”
对此,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内蒙古分所的王律师表示,现在各类个人信息遭遇泄露情况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获密渠道多样。目前,隐私权在法律中未能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上加以完善。维护考生信息安全不仅是隐私的问题,而且涉及考试公平,应当引起重视。(记者 来春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