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包过”短信满天飞,谁泄露了考生个人信息?
内蒙古新闻网  11-05-18 11:2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新报热线昨日,呼和浩特市读者孟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我从去年10月报考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后,不断收到出售考试答案、出售考试作弊器材的垃圾短信,大概有100多条,不仅如此,还有骚扰电话,后来我听说和我一起报考的人也有同样的遭遇,这种情况在5月15日考试结束后才停止,我们质疑考生信息被泄露了……”

  记者随后与内蒙古自治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取得联系,据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全国的考生均从网上报名,而服务器不在内蒙古本地,网站本身又不是加密的,所以无法确定在哪个环节泄露了考生信息,该办公室已经将此情况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了反映。

  采访过程中,前不久参加全国职称英语考试的孙女士表示,她也在考前收到不少垃圾短信,内容大多是提供内部资料、提供考试答案、考前先体验等,而且声称百分之百包过。另外,多次参加了全国自学考试的王先生也表示:“我在考试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觉得大多数考生都不会上当受骗,坚持诚信考试的原则,但是我们也希望个人信息得到保密,以免受到骚扰。”

  对此,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内蒙古分所的王律师表示,现在各类个人信息遭遇泄露情况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获密渠道多样。目前,隐私权在法律中未能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法律上加以完善。维护考生信息安全不仅是隐私的问题,而且涉及考试公平,应当引起重视。(记者 来春誉)

[责任编辑 王彤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