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井浇,这几亩地只能种豆子、高粱。雨水好,收成好点儿。现在变成水浇地,玉米亩产1200斤以上,太好了。”5月10日,趁着春播间歇,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高起堡村村民郑永志告诉我们。
“去年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打了7眼机电井,一共配套11眼,村里新增1500亩水浇地,人均增加近3亩。一下子解决了影响村民增收的大难题!”高起堡村村主任徐国全说,“‘一事一议’确实给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带来了巨大变化。”
所谓“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原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和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而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进行筹集。
2008年,中央下发《农业部关于积极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通知》。2009年,科尔沁区被确定为我区嘎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重点推进旗县。两年多来,科尔沁区从解决农牧民需求最迫切、利益最直接、受益面最广的突出问题入手,加大财政投入,实现精细化管理,引导农牧民积极筹资筹劳,建设完成了一大批推动生产、方便生活、受群众欢迎的村级公益事业项目。截至2010年底,科尔沁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共投入资金8135万元。
木里图镇郭家屯村77岁的田凤枝老人笑呵呵地说,“现在烧水做饭做菜都用秸秆燃气,花不了几个钱,屋里屋外干净多了。”
去年,这个村通过“一事一议”,投资227.2万元用于硬化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秸秆燃气站。村民“用气难”和“出行难”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2011年,科尔沁区财政预算安排“一事一议”奖补资金1200万元,项目投资总额4231万元,优先选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66个,覆盖60个嘎查村,将给广大农牧民带来更多实惠! (邵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