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市实施“公调对接”机制化解社会矛盾
内蒙古新闻网  11-05-24 09:25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5月21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开展的110接处警与人民调解相衔接的“公调对接”机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从而筑起化解社会矛盾的又一条新防线。

  据悉,“公调对接”机制就是公安、司法两部门充分整合资源,加大社会矛盾调处力度的新机制。公安机关对110接处警处理时,接警员审查认为尚不构成治安处罚的纠纷类案件(事件),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将纠纷类治安案件(事件)移交人民调解室进行调处。具体做法是公安机关对110接处警中交由派出所的纠纷类治安案件(事件),经报请派出所值班领导同意,连同现场调查取证材料一并移送至人民调解室,同时告知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首接民警应与调解员共同进行调解,调解结束后,应及时将调解结果反馈至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在受理调解中,发现应当由公安机关处理的治安、刑事案件,应当及时移交至公安机关。对情节较为复杂以及需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调解的矛盾纠纷,应提交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实施“公调对接”机制,是积极探索一条公安、司法联动调解纠纷的新路子,筑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又一条新防线,它能使大量非警务纠纷从基层派出所工作中剥离,既能有效化解大量的民间纠纷,又能解放一线警力。

  5月底,呼市政府要对试点单位“公调对接”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文/鲁蒙海)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