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能源运输通道建设
十二五规划摘要:加强电网建设;加强管道建设。
十一五规划期间,内蒙古电网建设突飞猛进,电网等级发生重大跨越,蒙西地区主网架由220千伏升级为500千伏,覆盖我区8盟市的“三横四纵”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初步形成;蒙东地区500千伏电网从无到有,逐步从赤峰市、通辽市延伸到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地区。到2010年,全区已建成10条500千伏外送电通道。与此同时,管道建设也有了新突破,从而使天然气进入区内千家万户。
内蒙古是资源大区,2010年煤炭产量突破7亿吨,煤炭探明预查储量达7413.9亿吨,位列全国第一。而将更多煤炭就地利用,可以缓解煤炭外送压力,也可减少燃油消耗,并大幅降低由于煤炭运输带来的环境问题。此外,2010年内蒙古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1000万千瓦。煤炭就地转化后向外输送和风电的高效利用,都需要能源通道的畅通。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联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纵三横”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项直流输电工程,其中“三纵一横”(蒙西——长沙,张北、乌兰察布——南昌,锡盟——南京,蒙西——潍坊)的起点在内蒙古。另外,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有3项工程起点在内蒙古地区。这些特高压工程的建成,将极大地提高内蒙古电力外送能力。
为此,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适应区外电力市场需求,实施“西电东送”和“北电南送”工程,加快建设一批超高压或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电力外送能力将新增2000万千瓦以上。拟重点新建锡林郭勒——江苏、上海庙——华东和乌兰浩特——吉林白城、通辽和赤峰——辽宁等500千伏超高压或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
在深入研究我区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区内多位从事基础设施战略研究的学者提出,为了发挥管道在能源输送中的重要作用,我区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具体目标:建设一批通往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煤化工产品输送管道,重点建设呼伦贝尔——哈尔滨、赤峰——北京、鄂尔多斯——武汉等煤制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长庆——呼和浩特天然气输气管道复线,建成苏里格——东胜——准格尔天然气管道,建设呼包鄂、银川——乌海——临河成品油输送管道,建设克什克腾——北京每年40亿立方米的煤制气输送管道。“目前我区的管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十二五将会是管道建设的重要时期。”自治区发改委综合处处长李仲开对未来5年我区管道建设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