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媒体文萃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学前教育公平消费啥模样?
内蒙古新闻网  11-05-27 10:0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日报  
 

  5月23日,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举行每周一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日。老师和孩子们都穿着鲜艳的蒙古族服装,升国旗、唱国歌。

呼和浩特市桥华世纪村思德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器械操。

  去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着手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从当时引发的颇多议论,至今日仍频见于报端的各类新闻,学龄前儿童入托难、入托贵的难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全市共有158所幼儿园,其中公立幼儿园53所,民办较为正规的有105所。

  公立幼儿园质量高,但数量相对少,民办幼儿园按市场运作,价格自然偏高,由此引发的矛盾助推入托难、入托贵的现象愈演愈烈,及至偏远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更是一片空白。

  问题摆在了家长、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的面前。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学前教育该如何解决公平消费的问题?

  家长:就这一个娃,花多少也乐意

  每年6月,是幼儿园孩子们报名的黄金时段。眼见着日子快到了,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李晓雨兴冲冲地来到蒙古族幼儿园打听孩子入园的事儿,这家公立幼儿园离家近、条件也好。可她得到的答复是,蒙古族幼儿园今年不再招收汉授孩子,这就意味着,儿子入园已经没有可能。

  李晓雨为了孩子的前途,放弃了旗县的正式工作来到首府专心照顾孩子和家人。她的爱人是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家中每月收入仅有4000多元。如果去条件好一点的民办幼儿园,一个月就需要1200元甚至2000元。即使花钱也不一定能让孩子顺利入园,自己和爱人都来自外地,也没法子托人找关系。

  像李晓雨一样犯愁的家长,远不止她一个。家住呼和浩特市桥华世纪村的武梅更是郁闷不已。小区里的思德幼儿园远近闻名,本以为民办幼儿园报名即进,可当她今年春节后去咨询时才知道,2012年的招生名额都已经报满,更不要说今年入园的孩子。

  武梅的爱人张立急了:“那就花钱,花多少钱,也得给孩子找个条件好的幼儿园!”张立和妻子开了一家装修公司,收入不菲,可就是每天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张立坦言,没想到孩子上幼儿园,比生意场上的竞争还激烈。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教育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入园难”问题突出。

  幼儿园:班容量有限,随意招生不现实

  始建于1982年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是区市两级重点一类甲级寄宿制幼儿园。20多年来,该幼儿园不断改善办园条件。2007年,赛罕区政府投资近3000万元进行改造扩建,新建了6000平方米可容纳600名幼儿的新教学综合楼,教学班也由原来的12个班增加到18个班。

  园长吴海棠告诉记者:“今年3月起,政府又出台了新文件,纯蒙语授课的幼儿享受财政补贴,免费入园。也就是说,今年招生我园不再设立加授汉语班,只招收120名蒙语授课的孩子。幼儿园条件好,来报名的孩子总是我们名额上限的3到5倍。这一减免费用,让我们今年招生压力更大。”吴海棠从事幼教工作19年,她对于学前教育的现状也是忧心不已。“我们十分理解家长的心情,但是班容量有限,实在无法满足所有来报名孩子的入园需求。”

  见到桥华世纪村思德幼儿园园长王丽君时,她正在为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来园讲课做准备。从国外留学归来创办思德幼儿园,她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从办园初起,我就提前与家长预约,孩子入园前一年开始进行家长教育培训,然后让孩子不间断地进行入园体验。当孩子正式入园后,就会避免很多问题。”

  思德幼儿园目前有60多位幼教,18个教学班,300多名孩子,收费标准为每月1200元,园内的音乐、美术、跆拳道等课外活动全部免费。正是因为孩子们快乐,家长放心,思德在民办幼儿园中小有名气。目前该幼儿园2012年的招生工作都已经结束。

  政府:要加大投入,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共享

  记者从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幼儿园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覆盖范围,各级财政的补贴微乎其微,幼儿教师的收入偏低,极大地影响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而民办幼儿园,则完全靠市场来运作,物价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收费水涨船高。

  问题已经白热化,如何解决成为当务之急。

  蒙古族幼儿园园长吴海棠建议,家长选择幼儿园时没必要把眼光只盯在少数知名幼儿园,科学“择园”的标准是,一要选离家近的,家长接送方便,也减少了孩子许多负担;二是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当前一些收费适中的民办幼儿园办园质量也不错,家长要综合考虑。

  “学前教育的良性发展,的确应该以公办幼儿园为主,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由政府‘挑大梁’!”针对目前学前教育的现状,从事幼教工作30余年的退休幼儿园园长林秀谈了自己的看法。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仅为1.3%。专家认为,仅靠民办幼儿园补充无法真正解决入托难问题,若不加大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质量及公益性均会受到影响。

  采访中,记者得到来自教育厅的好消息:自治区政府将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将列西部省区前列,力争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优先发展民族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学前教育新格局。(记者 王国英)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