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吐露的季节,突泉大地传来阵阵沁人心脾的书香。迎着徐徐暖风,无论你走到镇内学堂或农村校园,眼前都会呈现高楼林立、校园如画的美好景象。原来的矮平房没了,农村孩子也都搬进了新的教学楼。如今学生们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在屋接雨水、外出一脚泥了。是谁让全县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全县3万学生撑起了保护伞?原来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的校安工程给全县莘莘学子带了福音。
校安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自2009年校安工程启动以来,突泉县县委重视、政府支持,将此项工程作为十项民心工程的重中之重,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排查鉴定,科学编制规划;严格工程监管,强化档案建设等得力措施,使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舍建设快、质量好、标准高,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规范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新建校舍12.29万平方米,已经投入使用8.28万平方米,预计今年9月中旬全部投入使用。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突泉县县委、政府把校安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成立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校安工程指挥部;设立由县长任组长,由各职能部门组成的校安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宣传引导,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突泉县还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项目推进会等,研究部署校安工程推进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突泉县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不定期深入工地,督促检查项目进展情况,规范安全生产措施,并将工程完成情况纳入部门实绩考核内容,确保工程扎实有序推进。
全面排查鉴定,科学编制规划。全县校舍安全工作启动后,突泉县工程指挥部立即组织教育、建设、地震、安监等相关部门,对县内67所中小学校、365栋校舍逐校逐栋排查、鉴定。对鉴定出的D级危房立即停止使用,纳入拆除重建项目;对暂时不能开工建设的B级、C级危房,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置,确保了学校上课秩序和师生安全。根据危房鉴定情况、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及各乡镇人口出生率等基本情况,按照中小学校舍生均面积标准,科学编制了《2009—2015年突泉县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规划新建、加固校舍总面积20.04万平方米,涉及27所学校,103个单体建筑,覆盖全县所有中小学校校舍。在资金问题上,突泉县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工程进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贷款扶持1.12亿元,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另一方面,在突泉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等不靠,优先投入县级资金1815万元,今年还将投入571万元(已纳入财政预算),全力保障工程建设进度。同时大力加强资金监管,设立资金专户,严格按照工程进度拨款、全程“跟踪问效”,保证资金合理使用和工程形象进度。
严格工程监管,强化档案建设。在校安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中,突泉县严格履行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和竣工验收程序。新建项目均由盟内有资质设计单位设计,工程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及安全设施方面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进行施工。采取效能问责、专项督查等多种方式,对工程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突泉县积极加强档案建设。制定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及相应硬件设备,所有项目资料,随工程进度分类归档,现已归档纸质档案2500余册,各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规格及使用年限等138项基本信息全部及时、准确录入微机,形成完整的“一校一档”校舍信息库,推进了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同时为工程高效推进打下坚实基础。(任涌力 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