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这是一所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校,这是凝固战争烟云呼唤世界和平的纪念园。这就是位于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北山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现在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
6月3日,来自满洲里市第三小学的师生们,在纪念园大门口列队,神情严肃地步入园区,听园区讲解员讲述那段发生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不同寻常的历史,接受这段历史所书写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这段历史所展示的精神,让孩子们震撼。不知不觉中,有些学生拿出笔本,认真做起记录,有些学生抚摸战争遗迹沉思良久。讲解员说,旅游淡季的冬春两季,纪念园每天都有参观的学生、军人和企业员工。特别是“六一”前后,前来参观的团队络绎不绝。这个纪念园已成为呼伦贝尔市最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成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两级政府重点旅游项目。
2007年前,这段历史只有那些研究诺门罕战争的人,对日军侵华海拉尔要塞有清晰的了解的人,还有那些年过花甲的老海拉尔人知道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知道苏蒙联军在东北抗日联军全力策应下,三国人民积极支持下,于1945年8月进攻海拉尔要塞并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艰苦历程。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激活了这段让中、苏(俄罗斯)、蒙三国人民永远无法忘记的历史。2007年在原有的海拉尔要塞遗址上经过10个月紧张的改扩建施工,于2008年4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纪念园由停车场、纪念广场、主题雕塑、侵华日军海拉尔遗址博物馆、地下工事遗址、室内实弹射击场和室外彩弹射击场组成。开园之后,在所有游客当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也发挥了较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正是由于这个纪念园的出现,当人们来到海拉尔时,不仅只为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不仅只为这里淳朴的民俗民风所折服,也不仅只为草原都市的现代与时尚所感叹,他们还会发现这里曾有过的一段不寻常的历史并为呼伦贝尔人民书写这段历史所展示的精神所震撼。
开园以来,景区员工心系游客、扎实工作、纪念园旅游接待安全有序,旅游接待人次、景区门票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达30余万人,2010年纪念园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再创新高。2008年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级十佳文明景区、自治区级国防教育基地;2009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第四批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晋升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去年,园区树立了打造具有园区特色的档次高、服务好、人性化、内涵深的接待品牌形象和目标。2010年7月由中宣部组织拍摄的关于纪念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纪录片,登上了央视一套“爱我中华”栏目。纪念园还举办了多次主题活动,如:七·一党的生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等,累计组织了50余次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来此免费参观学生达7600多人。这些活动的举办,使景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为了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园区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接待能力,增强教育效果的保证上下了功夫。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丰富生动的讲解内容成为吸引游人的重要保障,为此,纪念园管理者尝试了各种形式来强化宣传效果、增强吸引力。“红色之旅”成为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形式,纪念园正在以红色旅游为契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有人说,历史是财富。当我们走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顿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它不仅仅是开发利用后所收获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让人温故而知新,将一个求世界和平的理念根植于人们的心中。(记者 辛语)
相关链接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是国内唯一以多个国家参与,反映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旅游景区,整个园区建设充分体现战争主题,彰显了中、俄、蒙共同抗击法西斯的磅礴气势,讴歌世界和平。园区位于海拉尔北山原侵华日军海拉尔要塞遗址(是国家同类遗址中地上地下工事最为复杂、规模最大、各种设施最全,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环形阵地),总面积110公顷,按照国家5A级战争主题公园建设。主要有坦克群、大门、纪念广场、主雕塑、博物馆、射击场、军人俱乐部及地下军事工事等组成。一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