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拆迁改造是我们村民自己拆、自己建,马上要建的这些新楼房都是集中了村民意愿进行的设计规划,对这样的改造我们没的说。”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厂汉板村村口的拆迁现场,村民吴国权的话语很和气。
拆迁现场,各种大型机械车辆往来穿梭。
村委会主任岳彪告诉记者,他们村今年涉及征地改造户630多户,不到两个月,400多户就签下了协议。
征地拆迁一直是城中村改造“最难啃的骨头”,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屡见不鲜。如何让城中村改造得民心、顺民意?攸攸板镇在今年开展的城中村改造中,推出了“自征自建、自行安置”的征收改造模式,得到了村干部和村民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出现了村民自己拆自家房、村委会与村民共同谋划建设新家园的热烈场面。据了解,从4月22日全镇动迁开始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全镇12个城中村就已征收1521户,征收面积53.73万平方米。所涉及的行政村未发生一起因征收改造导致村民上访的事件,城中村改造建设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推进。
“以前的城中村改造,普遍模式是引进开发商进行征收改造。新楼房建好后,开发商往往把少部分位置不好的房子分给农民,而位置好的房子和商业铺面都按市场价出售赚取了高额利润,失地农民仅留下几套房子,而长远利益受到损害。”攸攸板镇党委书记张海军告诉记者,“在这次城中村改造中,我们施行了‘自征自建、自行安置’的新模式,目的就是还利于村民,最大限度保护村民利益。”
今年,回民区攸攸板镇在走村入户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实行了政府主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城中村改造的主体,各村委会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直接进行融资开发建设。这种模式的施行,不仅提升了改造的档次标准,还为服务业的发展和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留足了空间,从源头上杜绝了拆迁纠纷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
岳彪向记者描述了两年后的新厂汉板村:回迁小区设计规划34栋高层建筑,除村民住宅外,还规划有酒店、写字楼、商业铺面、幼儿园等设施;村委会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物流园区、物业公司,能解决约500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村民带来长远的经营收益;村集体的酒店、铺面出租等各种经营性收益,用于村民的物业、采暖补贴等,解决好村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和社会保障等问题……(记者贾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