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英松介绍说,广东省今年计划推进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31万套,截至4月底,广东全省新开工建设的保障房已有8.84万套,占总建设任务的28.5%。全省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总体进展顺利,梅州、肇庆市开工率达45%以上,任务最重的广州、深圳等市4月底前完成率在20%以上,接下来全省保障房建设进度将会加快。按照广东省部署,今年各地保障房将在10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
姜伟新指出,尽管总体进展情况比较理想,但有的地方进展仍然较慢,目前仍有6个省区的开工率不足20%,必须进一步加快进度,丝毫不能有任何放松。今年计划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项目,最迟要在11月底前全部开工。
各地进展还不平衡
从各地公布的保障房建设进度看,截至5月底,多数开工了30%—40%左右。时间将近一半,开工量仅三四成,不免引起人们担心,进度是不是太慢了?
记者了解到,除个别省份开工进度偏慢以外,目前全国开工三成以上比较正常,照此进度,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应该可以保障。
据专家介绍,住房建设领域一般一季度完成任务的10%,二季度完成20%,三季度完成30%,四季度完成40%。这是因为项目开工之前,落实土地、资金和进行各项审批的程序较多,准备期相对较长。此外,一季度受天气寒冷、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建设项目往往进度较慢。从下半年开始,保障房项目开工进度将大大加快。
由于各地大多对保障房项目的行政审批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减免了相关税费和部分手续,实际上,保障房项目的开工周期比多数房地产项目要短。与历史同期相比,到目前为止,今年保障房的开工率与前两年持平甚至较高。此外,从绝对值看,前5个月开工340万套,为历年来最高。
但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仍有诸多其他因素影响着保障房建设的进度,各地进展还不平衡。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今后保障房建设仍将受到较大影响。
一是资金。少数地方省级财政安排的补助资金数量过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筹集难度比较大,一些财政困难市县有的建设项目必要的资本金都不能落实。
据河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11年全省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1.86万套,共需市县财政配套资金76亿元,主要用于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投资回报能力差、回收周期长的项目,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一些地方为了降低建设成本,甚至将保障房建设任务过多安排在需求不大的县城。而社会机构投资建设公租房的政策尚不完善,不利于调动社会力量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的实现。
二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实施后,由于有关方面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没有跟上,新旧条例衔接需要一个过程,在客观上延长了不少地方的拆迁时间,推迟了部分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