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武瑞霞,桃园社区里不管是办事处工作人员还是社区居民,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对她赞不绝口。看到大家夸自己,武瑞霞有些不好意思,腼腆地说,自己干的就是分内的事儿,没什么了不起。
武瑞霞是呼和浩特市大学东路办事处桃园社区的一名社工。2003年,武瑞霞和爱人双双下岗。当年,国家出台政策扶持4050人员再就业,武瑞霞来到社区,成为一名社工。丈夫四处打零工,虽然收入不多,但是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刚工作时,武瑞霞每月只领280元钱,可她并不抱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社区,只要有事,她就冲在前头。“当时有很多人劝我,快放弃这个工作吧,挣得也不多,还不如找个能挣钱的事儿干。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我喜欢干这个工作。”因为喜欢所以坚持。到2010年,武瑞霞的工资已经涨到了900元,这让她感到很满足,干起工作来更有劲头。
认识武瑞霞的人都知道,她不但工作认真,而且还是出了名的好儿媳。2005年,武瑞霞的公公突发心肌梗塞去世。从此,照顾婆婆的担子就落在了武瑞霞的肩上。2009年,婆婆得了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照顾老人,武瑞霞一家搬到婆婆家,4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由于单位离家较远,骑自行车也要将近1个小时,武瑞霞每天6点起床,先帮婆婆洗漱,再做早点,喂她吃饭,一切安排妥当后,自己洗把脸便急匆匆地出门。每个休息日,武瑞霞都会给婆婆洗个热水澡,让老人舒舒服服、干干净净。武瑞霞说:“婆婆每天躺在床上不能动,我抽空帮她按摩一下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她就能舒服一点。”武瑞霞的婆婆以前做过一次乳腺癌手术,手术留下的刀口还经常发作,她便经常用酒精给老人清洗刀口,上药水,来减轻婆婆的痛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许武瑞霞不知道这句话,但是她却亲身实践着孟子的名言警句。桃园社区90岁高龄的孤寡老人赵文亮和武瑞霞非亲非故。干上社区工作后,武瑞霞认识了这位老人,从此,她几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赵文亮退休前在单位烧锅炉,退休后生活更加拮据。他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后,更加孤苦伶仃。2002年,社区为赵文亮申请了低保金。从那时起,只要武瑞霞有空,她就去看看老人,有时她自掏腰包给老人买点新鲜水果、蔬菜,陪老人聊聊天,给打扫打扫卫生,为老人买粮、买药……武瑞霞说:“2009年,政府给赵文亮老人分了一套38平方米的廉租房,他每月也有了低保金。有了国家的好政策,老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生活中的困难,武瑞霞总是笑脸面对。她总说:“每当我遇到困难,有国家的好政策,好心人的帮忙,让我一次次渡过难关。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不乐观面对生活。”(文/记者 苏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