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六小龄童 我的祖先来自草原
内蒙古新闻网  11-06-16 14:5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日报  
 

 

  机遇和缘分,成就了六小龄童,临行前父亲对他约法三章

  六小龄童初学猴戏的艺术启蒙老师不是父亲,而是他早逝的二哥小六龄童。二哥在病危住院期间,只要精神好一点,就会给他讲《西游记》的故事。七十二变的孙悟空,那充满神奇的天上人间,把懵懂的六小龄童带入了一个前所未闻的世界里。二哥弥留之际,他对当时仅有7岁的弟弟六小龄童说:“我就要死了,如果你演成了孙悟空,你就能见到我了……”

  这便是小六龄童的临终遗言。数十年后,六小龄童仍然清楚记得二哥去世的日子,因为在二哥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弟弟过7岁的生日。

  1982年,央视筹备拍摄电视剧《西游记》,导演杨洁想到了“南猴王”六龄童以及《三打白骨精》中活泼可爱的传令猴小六龄童,于是给六龄童打来电话,询问那个当年以演传令猴出名的小六龄童,现在是否还在演戏。六龄童并没有告知小六龄童去世的消息,而是向导演推荐了他最小的儿子六小龄童。试镜的时候,杨洁导演顾虑重重。看上去,六小龄童内向文静,和那个肆无忌惮的孙猴子相差甚远。但是当他舞动金箍棒的时候,杨洁导演忽然眼前一亮。 

  1982年4月的一天,六小龄童即将登上赴北京的列车,父亲再三叮嘱:“这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但掉下来之后还是要看你怎么把它做好。你一定要演好孙悟空,这不仅是关系你个人的事,也是关系我们整个猴王家族,更是关乎整个剧组的事。”最后父亲跟他“约法三章”:不要想家,团结同事,不谈恋爱。

  这一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试播了《除妖乌鸡国》。明眼人都看出,六小龄童表演失败了。导演杨洁认为,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像个猎户。巨大的压力让六小龄童几乎崩溃了。整整一个星期,六小龄童把自己关在屋里,想了很多。他脑海里忽然响起二哥那句话:“我死了,猴还在!”是啊,就像父亲说的那样,猴子是我永远的老师!他结束“闭关”,让剧组人员弄来一只小猴子,开始长达6年的“学徒”生涯。        

  从此,六小龄童成了“猴痴”,除了演戏排练就和小猴厮守在一起。一次,六小龄童看到小猴蹲在草地上一动不动。原来它正盯着一只在不远处飞舞的花蝴蝶,突然,它闪电般抓住蝴蝶。但它并不着急吃,而是凑到鼻子下反复嗅,似乎在揣摩,再小心翼翼地放进嘴里尝,似乎味道不错,这才快速吃掉。在演孙悟空偷吃仙丹和蟠桃时,六小龄童想到了这个细节,他摘过蟠桃,并不马上吃,却看了又看,闻了又闻,似乎寻思:这桃有那么神奇吗?接着边吃边快速吐皮…… 

  从1982年到1988年,六小龄童在《西游记》的每一集里都有很重的戏份,但6年的拍摄中他一共拿到2000元酬劳。每天早上七八点开拍,到晚上七八点结束。为了拍出西游之路的无限风光,摄制组总是选择国内最好的风景区去拍,当时拍摄投入并不大,600万元左右,无论到哪,当地政府都很支持。

  前后拍了17年,只有孙悟空一人没换演员

  1998年7月,中央电视台终于决定补拍电视剧《西游记》。40岁的六小龄童依然不辱使命,经过艰苦的努力,《西游记》后16集于1999年拍完,2000年春节期间播出。至此,41集电视剧《西游记》以完整的面貌与观众见面。

  从1982年开始拍《西游记》到1999年结束,整部电视剧《西游记》拍完前后经历了17年时间。在小说《西游记》里,孙悟空是唯一一个从第一回走到最后一回的角色,而在电视剧《西游记》里,六小龄童是唯一一位从头演到尾的主角。说来很有意思,本来应该是立场最为坚定的师父唐僧,其饰演者就换了3个。

  在电视剧《西游记》播出后,孙悟空那双炯炯有神、能够识别真伪、看穿阴谋的“火眼金睛”,引起了观众极大兴趣。六小龄童说:“是化妆师王希钟老师十几次修改后才拿出来的。这种化妆,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孙悟空的脸必须是‘贴脸’,王希钟老师专门用硫化乳胶做了一个生活化的孙悟空脸型,然后用胶水粘在我的脸上。天一热,胶水钻进毛孔,钻心地疼;而冬天,那种冰冷的感觉直刺骨髓。”“贴脸”还影响了六小龄童正常吃饭,他只能用吸管喝点流质食物。每天拍完戏卸妆的时候,汗水就哗哗地往下流。这种疼痛刻骨铭心。

  六小龄童回忆:“拍摄中我们住的地方很艰苦,经常住在道观寺庙里,住在山上,地上潮湿多雨,老鼠在脸上爬来爬去。一次,剧组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拍戏,按照剧情孙悟空应该从一片原始森林往外跑,我被告知跑几步就可以了,但一跑起来就不知道了,前面是个斜坡,肉眼看不出来,一跑到斜坡就往下滑了。下面是怪石嶙峋的万丈深渊,我一头栽了下去,右脚无意中勾住了悬崖上藤条,才躲过这一劫。又一次,在北京戒台寺拍吊钢丝到空中的戏,突然钢丝断裂,我从空中掉了下来,当场休克。3分钟后,我苏醒过来后被送往北京积水潭医院,经检查为粉碎性骨折。”

  演完了孙悟空,还能演别的角色吗?

  拍完前25集《西游记》后,六小龄童决定积极扮演其他角色,同时继续练功,钻研猴戏,等待时机。他说:“我因为演孙悟空太久了,一举一动未免都有了‘猴性’,人们不认为我还能演其他角色。令我苦恼的是,亿万观众都认定我才是真正的孙悟空,这个孙悟空不能干别的,要是在别的影视剧中露面,就是给孙悟空抹黑,给观众添堵。因为演《西游记》的时候,整天佝偻着腰背,于是越发找不到适合我演的角色了。就这样我在迷茫中度过了3年。直到1991年,我才在黄健中导演的电影《过年》里演了个角色,才算是回到影视剧的圈里。”

  1992年,六小龄童完成了由李安琪导演的纪实人物专题艺术片《父子美猴王》,发行国内外。1993年秋,他在8集电视连续剧《猴娃》中饰演其父六龄童,并荣获中国第十二届“金鹰奖”最佳男配角奖,成为“金鹰奖”史上第一个两次获此殊荣的演员。1994年9月,他参加了由谢晋任总导演、武珍年导演的15集电视连续剧《大上海屋檐下》的拍摄,主演著名京剧武生颜世鹏。2007年6月,他在38集全球首部立体电视连续剧《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同时扮演吴承恩和孙悟空两个角色。2009年2月,他在电视连续剧《北平战与和》中扮演胡适。

  尽管六小龄童有能力饰演各种角色,可海内外的人们还是不愿把他和美猴王分开,他就是孙悟空,美猴王就是六小龄童。这样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的确是无法从人们的心目中抹掉。

  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总有一种亲近感

  说起内蒙古,六小龄童回忆道:1982年,他随《西游记》剧组第一次来到锡林郭勒盟,此前他没见过草原,牛羊蒙古包及蓝天白云,一个多月里他很有新鲜感,从没喝过的奶茶他也渐渐习惯了。蒙古族的热情好客,加深了他们情感的交流。一些蒙古族观众还在剧组饰演了一些小角色,大家相处得很开心。

  六小龄童说:“父亲经常说我们的血管里流的是蒙古人的血液,所以到了草原总有一种亲近感。2004年,我到呼和浩特去做电视《连城诀》的宣传,我在里面演了一个反派角儿,顺便还到包头去做民政福利彩票的嘉宾,当地的报刊报道说‘孙悟空有蒙古族血统’,人们对我非常热情。我到街上买报纸,结果报摊的人认出我来,坚决不要钱。本来在这个片子里我不是主角,但是在呼和浩特我成了所有媒体的主角。过去我从来没有这种感觉,一下子感觉心理距离特别近。我还专门去祭拜了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买了很多书,买的一幅整张牛皮制的成吉思汗像,现在挂在我父亲在上海的家里。当地人都不相信:‘孙悟空是蒙古人?’他们兴奋极了,那些导游还有观众纷纷和我合影留念。”

  “当年(大概是60年代初),我父亲演了一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个戏影响很大,还排成了电影全国放映。内蒙古京剧团也排了这出戏。但我父亲还没到过内蒙古。”

  六小龄童说:“我和时任额尔古纳市市长钱瑞霞相会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十大魅力名镇’,我是绍兴市安昌镇的代表,钱市长是额尔古纳市室韦乡的代表。我们两人要各自为所代表的地方说好话。轮到我时我说‘今天非常为难,我是有蒙古族血统的,一边是我的祖籍故乡,一边是我的遥远的心灵的故乡,我希望这两个地方都是魅力名镇,都能够入选!’两边都鼓掌。结果,这两个地方都入选了。活动结束后,钱市长送给我一个黄铜做的马镫和一个用当地的桦树皮做的市长名片,很有特色,非常有纪念意义。我送给她一本我的自传,我说以后只要家乡召唤随叫随到!这种情感是自然的,不是说出来的。”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