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赤峰市元宝山区:村里日子过得一点不比城里差!
内蒙古新闻网  11-07-04 10:28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 夏日里,三面环山的元宝山区长胜村绿意正浓。通村油路铺到各家门前,太阳能路灯点缀路边。万口生猪和6000头肉驴基地人欢畜旺。5000亩月亮山生态园果树飘香。如今,村里328户农民,男人在煤矿当工人,女人在家搞种养业,人均收入8000元。村民吃水、看电视、农机费、农业保险等费用全部由村里缴纳,这样的村民待遇让城里人羡慕不已。

  长胜村是元宝山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缩影。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元宝山区推行“产业支撑特色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发展公司化”的模式。政府普惠的阳光与农村自我发展的叠加,让乡下人找到城里人的感觉。

  在元宝山区的经济发展版图上,经济转型开发实验区、平庄工业集中区等5个工业板块遍布城乡。工业的发展为反哺现代农业提供了真金白银,每年区里都投入1000多万元发展菜、乳、肉等主导产业。目前,全区11万亩设施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摇钱树。2.58亿元的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构建了现代农业公司化的雏形。由客商投资9000多万元的康绿源公司,已发展葡萄、食用菌基地2.3万亩,带动5000人就业。现在,已有10多家现代农业企业成为农民致富的引领者,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吸纳9.59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变成产业工人。到2015年,全区农民收入增速将超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个百分点。

  “油路到门口,公交到村头,有了自来水,吃水不犯愁!”五家镇农民于亚丽说:“现在这里通水、通路、通公交,日子过得一点不比城里差!”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事业向农村覆盖。总投资6亿多元的村村通油路工程,使500多公里油路将城乡连为一体,随着油路的延伸,50%的行政村都通了公交车,农民只需花上一元钱,就能方便地进城。十一五期间,全区新建乡镇卫生院11处,农民实现了“大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投资3亿元进行学校危房改造,教育布局调整后,32所高标准的农村小学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新建人畜饮水工程41处,6万多名农民拧开龙头就能吃上放心水。

  农村发展公司化,使集体经济支撑起更多农民的福祉。向阳村整合村里的煤炭和土地资源,开办了7家集体企业。采取村民土地入股分红、村里统一建设管理的方式,建设了一处占地150亩的建材市场,每年收入100多万元。以土地入股的村民每年每亩可得1800元的股金。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120万元,集体经济的发展给村民带来更多的保障。目前,全村已有800多户村民以宅基地换楼房的方式迁入农民新村,全体村民实现了基本免费医疗。村民自来水、耕种费、订报费等费用全部由村里支付,60岁以上老人有养老金,考上大学的学生还有补助金。如今,丰厚的福利让城里人艳羡,有一大批城里的姑娘嫁到了向阳村。(内蒙古日报记者 徐永升)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