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恩案背后的暴民
○作者布莱特·埃伦斯
“电子地球村”里住着很多通过电子媒介对他人使用私刑的暴民
生活在这样一个无孔不入的电子媒体时代,卡恩案件引人注意的一点,是全世界对该案件下结论的方式。卡恩被捕时,外界立即认定他有罪。这种断定几乎是人们的普遍看法。批评和评论人士纷纷站出来发表意见,虽然几乎没人能拿出任何确凿的信息。任何与此相反的观点都会被其他人愤怒地高声喝止。以本·斯坦恩为例,他对卡恩一案提出了10点质疑后,立刻被人掷以烂水果。
如今事实证明,此案原告的诚信度很有问题。说不定卡恩是无辜的。无论如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真相。
然而,这种几乎众口一词的“共识”依然值得质疑。
我们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信息的黄金时代。我们有互联网、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还有推特(Twitter)、脸谱网(Facebook)的更新和源源不断的博客内容。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能通过自己的电脑、电话和iPad接触到上述媒介和信息。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样能得到更多信息,因而也会做出更明智的判断。但情况常常正好相反。
现代科技并没使我们更智慧且消息更灵通,相反,却让我们回到了过去。“电子地球村”里住着很多通过电子媒介对他人使用私刑的暴民,存在许多通过电子媒介实施的中世纪式“巫师审判”。
暴民经常是错的,但从来没有被质疑过。
我们新的信息时代是一个充满更多波动、更多误判和盲目的不合理定价的时代,是一个有着时而膨胀、时而泄气的巨大泡沫的时代。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擅长随大流,并常跟到悬崖边上。卡恩案强化了这教训。
我们永远不应假设大众或“其他人”或市场是正确的、或甚至是理性的。500个一知半解的观点一钱不值。
我们应聆听不随大流者所说的话,特别是当他们听起来最荒唐的时候,特别是他们的声音被盖过的时候。我们永远不应信任任何快速形成的判断。
得出自己的结论时,我们应抵抗从众的冲动。
我们应总是按照需要改变自己的想法。这是最难做的一点。我们必须经常提醒自己,我们可能是错的。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