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杰米·戴蒙:最不招人恨的银行家
内蒙古新闻网  11-07-08 16:28 打印本页 来源:  
 

  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银行家们被斥为贪婪的“肥猫”,备受美国民众指责。但有一个人例外。

  他是杰米·戴蒙,美国摩根大通公司首席执行官。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履行了一个银行家的首要义务:确保银行正常运作,并且实现盈利;当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放贷时,摩根大通继续为小至个人、大至政府提供贷款;当濒临破产的银行需要业绩良好的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时,摩根大通两度出手相救……

  2009年底,一度盛传,戴蒙将接替蒂莫西·盖特纳,成为美国新任财政部长。

  作为美国资产配置最优化的大银行主管,美国《纽约时报》称戴蒙为“最不招人恨的银行家”。

  成长之路

  戴蒙现年54岁,生于纽约。他的祖父从希腊移民至美国,由银行柜员做起,最终成为一名股票经纪人。戴蒙的父亲也是一名股票经纪人。

  戴蒙受父亲的老板桑福德·I·韦尔影响,大学时对金融产生兴趣。他1982年从哈佛大学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放弃高盛公司工作机会,前往美国运通银行担任韦尔助手。

  戴蒙1986年追随韦尔离开美国运通,在韦尔执掌的美国商业信贷公司担任首席财务官,当时他年仅30岁。

  在他和韦尔的共同努力下,商业信贷公司先后与Primerica、旅行者公司等金融机构合并,最终并入花旗银行集团。在这一过程中,戴蒙积累了银行管理经验。

  加盟花旗银行后,戴蒙和韦尔关系出现不和。韦尔于1998年将戴蒙解职。

  戴蒙离职当天,花旗银行证券分析师盖伊·莫斯科夫斯基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不知道,”戴蒙回答,“但我再也不会为别人工作了。”

  戴蒙离职后,花大量时间陪伴家人、阅读、参加拳击训练。2000年初,他出任美国第一银行公司首席执行官。

  当时第一银行刚经历两家竞争企业合并,内部不团结,年亏损5.11亿美元,面临财务困境。戴蒙接手3年后,使这家银行实现年盈利35亿美元。

  他2004年7月促成第一银行与摩根大通合并,任新摩根大通公司首席执行官。

  与众不同

  执掌摩根大通后,戴蒙行事显现出与前任不一样的地方。

  为掌握这家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戴蒙要求下属向他提供原始数据,而不是一份总结报告。这意味着,戴蒙每个月得阅读成百上千页业务资料。

  他周末阅读大量打印材料,把问题列在一张纸上,随身携带。周一上班时遇到相应下属便拦下询问。

  摩根大通涉及金融业务复杂。为了解企业日常交易情况,戴蒙自学交易内容,而不是单纯相信员工汇报。

  摩根大通投行业务联席首席执行官比尔·温特斯回忆戴蒙刚到摩根大通时,他问戴蒙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看法。戴蒙回答,自己对衍生金融产品了解不够,不能发表意见。

  戴蒙后来学习衍生产品知识。“内容相当具体,涉及外汇期权等衍生产品,”温特斯说,“他是我所接触的唯一这么做的首席执行官。”

  另外,戴蒙同事评价他记忆力惊人。“你到他办公室看看,他的桌子上几乎什么都没有,”同事史蒂夫·布莱克说,“他过目不忘。”

  戴蒙对这家金融机构的运营细节了如指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曾和戴蒙打过交道。他说:“大多数银行管理人员了解银行交易,但对其他方面不熟悉,戴蒙能做到这一点。”

  擅管风险

  戴蒙重视风险管理。他亲自监管摩根大通涉及风险最大的信贷和产品交易,还定期质询各业务部门主管,要求他们汇报每件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

  杰伊·菲什曼上世纪90年代与戴蒙共事。他说:“杰米认同这样一种观点,即我们将经历危机,而且我们预测危机能力糟糕。因此,他开展业务时分外谨慎。”

  上世纪90年代初,戴蒙所在的Primerica公司与旅行者公司合并。当时旅行者公司遭受飓风安德鲁打击。戴蒙要求查看旅行者公司业务涉及所有地区受那次灾害影响的风险,亲自定期查看企业图表。

  他让菲什曼控制企业风险规模,要求即使百年不遇的风暴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也不能超过一个季度的收入。

  他对风险似乎天生有种直觉。早在2006年,戴蒙就在英国巴克莱资本公司赞助的一场会议上,提出次级贷款风险问题。当时,华盛顿相互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基林格、印地麦克银行首席执行官迈克尔·佩里、全国金融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首席执行官均在场。

  “杰米当时和我们谈到有关次级贷款风险问题。他所代表的银行(摩根大通)是第一家谈论那个问题的大银行,”会议主办者说,“而其他金融机构现在都消失了。”

  叫板政府

  戴蒙热衷政治。身为民主党人,戴蒙在总统选举中投票支持奥巴马。奥巴马当选后,戴蒙着手撰写有关金融改革文章。

  他的想法不只局限在金融方面。他呼吁建立“覆盖所有人的医疗保险”、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新能源等。《纽约时报》戏称,他的文章稍作改动就可以作为奥巴马的政治演说了。

  不过,他在金融监管方面与政府意见相左。

  现阶段,美国商业银行可从事证券包销等投资银行业务。由于证券业风险较高,这么做可能危及银行运营安全。金融危机爆发后,商业银行这种混业经营模式受到美国公众和政治人物质疑。

  2010年5月,美国参议院通过对大银行实施更多监管的金融改革法案,旨在控制银行业务规模、允许拆分大银行。政府担心,银行规模过大,可能出现“太大而不能倒”的局面,因为它们涉及的利益方过多,一旦遭遇危机,会致使危机蔓延。

  摩根大通现阶段是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最大汽车贷款供应商和第三大房屋抵押贷款供应商。在投资银行业务规模上,摩根大通和高盛不相上下。

  戴蒙认为,摩根大通之类的银行不仅不算规模太大,而且还应扩大规模。他以沃尔玛百货公司为例,说银行规模大可满足客户更多需求。“20年前,谁能想到(沃尔玛)会卖莴苣和西红柿?”

  戴蒙承认,随着规模扩大,银行运营时可能更少注意细节,随之而来的傲慢态度可能危及银行运转。不过,他认为,规模扩大会使得银行信用增强、筹资成本降低,这些好处足以抵消规模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唐志强)

  相关链接:摩根大通公司

  美国摩根大通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员工数量超过20万,业务涉及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和私募股权投资等。

  这家金融机构2000年由JP摩根公司和大通银行合并而成。摩根大通2008年收购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和华盛顿相互银行,使得机构分支覆盖美国42%人口,规模仅次于花旗银行集团。

  摩根大通上世纪初与中国建立联系。JP摩根公司1909年担任湖广铁路债券承销商,大通银行1920年在上海和天津设立办事处。

  大通银行1973年与新中国建立联系,当年成为中国银行在美国的第一家代理银行,1982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摩根大通2003年9月得到中国证监会批准,取得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在中国开展投资业务。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