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鄂尔多斯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伊金霍洛旗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着力构建幸福和谐民生
内蒙古新闻网  11-07-19 16:01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为响应中央提出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号召,伊金霍洛旗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民生这个主题,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内容,注重学习成果转化。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学习创建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力、创造力、执政力大幅提升,推动了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紧跟形势,突出重点,理论学习推动干部群众的思想“活”起来。

  深入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鄂尔多斯市撤盟设市10周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先争优”等主题宣讲活动。针对如何开展农村牧区工作,在全旗各镇、各部门、村嘎查深入开展了“如何进行信访,维护自身权益”、“2010经济形势报告会”“七个怎么看”等宣讲活动,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阐释理论、讲解政策,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理想信念,用科学发展观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理论学习推动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强”起来。

  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及时跟进党的重大理论创新,紧密结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程,精心设计,每月确定一个选题,邀请有关专家讲座或由领导亲自讲,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读书会,调研解决一个实践课题。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成员带头抓学习、抓调研、创新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执政能力,在全旗上下营造了崇尚理论学习、崇尚工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特别是2010年—2011年,旗委先后派中心组成员深入各镇、各部门进行民生工作专题调研,全旗14个(旗直部门7个,乡镇7个)中心组围绕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的调研报告、会议纪要和政策性文件对于实施全旗各项重点工程,特别是在民生工程方面提出了新的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取得了新成效。

  ——创新学习载体,理论学习推动干部群众综合素质“提”起来。

  创新理论知识学习载体,挂牌成立22个“百姓讲堂”。根据基层党员干部、老百姓不断变化的思想意识形态,从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百姓讲堂”通过聘请名师讲解等多种形式,在理论方针政策、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子女教育以及生命安全、民生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理财、征地拆迁转移、法律维权和未成年人教育等多方面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为推进全旗干部群众思想大解放、市民素质大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动力和舆论氛围。

  围绕“庆祝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深入开展了“理论下基层”、“红歌大家唱”、“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巡回宣讲”、“建党90周年成就展”等独具特色的学习活动,内容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地区民族文化、城市人文精神、形势政策教育、政企文化管理等各领域,极大满足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

  与“百姓讲堂”相得益彰的“名家讲堂”,是以旗委中心组学习和县级领导干部专题讲座为主体,以群众参与宣讲为补充,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另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重要抓手。“名家讲堂”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人群量身定做理论大餐。针对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思想涣散、工作积极性不高,与我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现状,今年分别于4月份、6月份举办了“带着情感去工作”和“社会稳定与管理创新”两场讲座,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学习,主动查找自身在工作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摒弃自身对待工作存在的心浮气躁、厌烦、消极的不良心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全旗党员干部工作作风焕发出新的活力。

  ——注重成果转化,理论学习推动群众幸福指数“升”起来。

  注重学习成果转化,始终将服务型政府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使“学理论”飞跃到“谋发展”的实践层面,突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场所下移、服务对象下移,送理论、送政策、送科技、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真心实意服务百姓,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旗财政将可用财力的65%以上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围绕教育、就业、社保、住房、卫生、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矛盾排查整治、平安伊金霍洛建设等重大民生课题,陆续启动了“下基层、办实事、促统筹”、“城乡互联、村企共建、百村结对、万户帮扶”和“双亮双创双比”等主题实践活动。率先在全区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四免三补"和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统筹城乡进一步推进,农牧民生活保障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大病报销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全旗35岁以上城乡居民和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可以享受到一次免费体检。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经济租赁房,"四元住房保障体系"让全旗老百姓住有所居。从城市到农村,党的各项富民、惠民政策都在这里变成老百姓手里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突出实效,理论学习推动社会管理工作“新”起来。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展工作,使学习活动富有时代性,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伊金霍洛旗联系工作实际,把学习创新更多地投入在社会管理创新上。

   在广大的农村牧区,由于村级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村党支部既是组织者,又是表决者,加之村两委在工作中时常出现扯皮情况,使得村民哀声怨道,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甚至走到影响社会稳定、农牧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危险境地。这也反映出村干部缺乏民主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村级组织管理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执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急需通过创新村级民主管理机制,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来实现。伊金霍洛旗委、政府针对此实际情况,广泛调研,听取民意,吸收民智,创造性提出“四权四制”(“四权”即依法科学配置村级组织权力,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权,都按照党支部履行决策组织权、村民代表会议履行决策表决权、村委会履行决策实施权、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行决策监督权的体制框架进行,让农牧民当家做主。“四制”即保障基层民主管理,将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按照决策启动机制、民主表决机制、组织实施机制、监督评议机制的运行模式进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村治新模式,在探索村级民主自治的道路上,找到了突破口。

  目前,伊金霍洛旗138个嘎查村和14个社区全面推行“四权四制”村(社区)治新模式,把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最基层,村级(社区)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在全旗3486名村民代表和427名居民代表积极参与管理下,全旗各嘎查村、社区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群众合法利益得到全面维护,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带民致富能力显著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伊旗宣传部理论室)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