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挂帅担任申遗工作技术组组长的塔拉,此时更忙了。自今年4月来到当时还是寒风刺骨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后,这位我区著名的考古学家已经在元上都现场驻守了3个多月。期间,他始终坚守在考古工地现场,和其他考古人员一起经历风吹雨打,甚至在经历了一场大病后也没有休息过。
作为自治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领军人物,塔拉早已与元上都结下不解之缘。我区是第一个运用航空遥感考古的省区,而一手将这项先进技术引入我区的就是塔拉。十几年来,他带领我区的考古工作者利用这项技术在广袤的草原、沙漠中进行考古勘察,发现了大量不为人知的珍贵遗址,不仅促进了考古事业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更为我区文物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97年,塔拉与中科院遥感所合作,第一次从空中对掩埋于荒草中的元上都遗址进行航空摄影考古勘察,首次获得了关于元上都的整体影像。人们从这些影像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呈正方形的元上都,以及其由里向外依次拥有的宫城、皇城和外城。“草原名城”的壮丽景象一览无余,从而印证了马可·波罗笔下那盛极一时的东方大都市,也为今天的人们进一步认识元上都的巨大价值奠定了基础。
2010年,为配合元上都申遗,塔拉又与中科院合作,利用空间技术重新对元上都进行航空考古勘察,获得元上都更为清晰、完整、细致的整体影像。由于技术水平的跃升,新的影像与过去相比实现了完全的正面投影,专家通过它能够真实地观测到遗址每一处细小的局部,也可以任意依照比例制作地图。此举为元上都申遗和制定保护规划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空间信息资料。
今年6月下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世界遗产空间机构。中心旨在将空间技术应用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监测、保护和研究中,并下设科学委员会,塔拉成为3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学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唯一一名入选该委员会的我区专家。这对于拥有众多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我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几年前,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号角吹响后,除了担任元上都申遗工作技术组组长外,塔拉还承担起自治区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顾问一职,带领着专业的考古人员开始对元上都遗址进行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这次发掘中,他将国内外田野考古发掘、遗址保护与展示等各领域的优秀专家进行了整合,共同指导遗址的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元上都遗址的保护工作成果得到了包括ICOMOS土遗址保护委员会副主席在内的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充分肯定,为申遗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2011年,申遗工作到了最后的关键期。4月,塞外还是天寒地冻之时,塔拉便带领一行人又来到元上都现场工地“安营扎寨”。草原的春天总来得很晚,寒冷的天气,坚硬的泥墙,裹挟着石子沙粒的强沙尘暴,给考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他们依然按期完成了各项任务。期间,高强度的工作再加上不规律的生活使塔拉身体的免疫力急速下降,他患上耳部疱疹,病情发展迅速,很快又引起了一侧面部神经感染导致面瘫。但这场大病并没有将塔拉打到,他仅经过简单的治疗后就又投入到工作中。面瘫恢复起来非常难,但由于元上都申遗工作太过紧迫无法到外地去寻医问药,塔拉开始给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打电话,让他们帮忙找医院咨询治疗方法。来自北京、四川等地的药方一个个寄来了,塔拉不管三七二十一挨着个尝试,他笑着说:“试了好多方子,等以后病好了,还不知道是哪副药起作用呢。”为了申遗工作,考古工作者们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努力,但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塔拉说:“元上都申遗,我们责无旁贷!”
据了解,7—8月间,元上都将迎来联合国专家的现场考察,此次考察的重点为元上都的文物保护、展示、考古发掘项目,而这也是元上都申遗的工作重点。如今,经过3年努力,元上都发掘面积已近4000平方米,明德门、御天门、穆清阁等元上都重要遗址的发掘保护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为数较多的珍贵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在刚刚重新完成布展的元上都博物馆,记者看到了精美的龙纹琉璃瓦当、“犀牛望月”建筑构件、花卉纹建筑构件等出土文物。特别是两个像石磨盘一样的汉白玉柱础,直径有1米多长,雕刻精美。据塔拉介绍,这两个汉白玉柱础是今年出土的,它们与此前出土的汉白玉石柱完全吻合,都属于元上都出土的重要建筑构件,通过它们,人们能想象到都城宫殿曾经的雄壮辉煌。据了解,这一博物馆的临时展览是元上都申遗的必备工程之一,从内蒙古博物院抽调来的3位中英文讲解员,经过3个月的赴京系统培训后也已全部到位。沉寂了700多年的恢弘都城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准备迎接尊贵客人们的到来。(记者许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