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鲁科尔沁旗党组织和党员抗洪救灾一线筑坚强战斗堡垒
内蒙古新闻网  11-07-28 16:5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7月10日以来,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全旗降雨量累计高达347.3毫米,暴雨导致山洪暴发,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损失。截止7月23日20时,共造成11个苏木乡镇、1个办事处,172个嘎查村,40020户、18.64万人受灾,3人死亡; 7个嘎查村供电、25个嘎查村交通中断;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85亿元。面对严重灾情,全旗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万众一心,把“抗洪救灾”作为创先争优主战场,在抗洪抢险中创先进,在生产自救中争优秀。

  旗委、政府统筹调度,筑造坚强“前沿”。旗委、旗人民政府发挥抗洪救灾指挥部作用,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针对今年极端天气频发的现状,6月3日即召开防汛工作会议,提前安排部署,健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灾情发生后,防洪应急预案得以立即启动,旗、乡、村三级得以快速联动。旗党政领导率先垂范,深入灾区第一线,靠前指挥。全旗县处级领导干部和旗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部深入到联系点,协助苏木乡镇调运物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对于水库周边和沿河沿岸等险工险段地区的群众,全部无条件转移到安全地带,共应急转移安置群众1012户、3564人。交通、建设、农电等部门积极筹集资金,组织人员力量,加快修复水毁设施和电力设施,努力做好城市道路清淤保洁工作,确保道路畅通。苏木乡镇党政一把手、乡镇干部驻村把守,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嘎查、村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开展自救。水务、城建、气象、民政、交通等防指成员单位严格按各自职责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确保通讯畅通、信息及时、交通便利,把救援物资安排到灾情最严重、最急需的地方。

  党组织和党员万众一心,筑造“团结”堤坝。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示范作用,做抗洪救灾生力军,做灾区群众主心骨。7月18日,先锋乡广义村暴发山洪,广义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边自发组织村民堵漏,一边立即转移群众,将村里群众安全撤离危险区域。同时,先锋乡党委政府积极成立应急小分队,由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到每个村实地指导抢险救灾工作。7月19日,天山口镇山洪入户,天山口镇党委政府组织党员干部及时疏散受灾人群,帮助群众抢救贵重物品,并安排镇、村班子成员带队以分片驻扎的形式在险工险段逐一排查。旗武装部、公安、水利、建设、交通、民政、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也分别抽调专人,组建救灾小分队,深入各苏木乡镇嘎查村,及时开展灾情调查、核实和上报。

  党组织和党员众志成城,筑造“爱心”堤坝。由于灾害涉及面广,危害程度深,造成的损失严重,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任务十分艰巨,7月21日旗直属机关工委迅速召开由24个旗直党委、中区市直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抗洪救灾募捐动员会议,并联合旗总工会、团旗委、妇联、旗民政局、旗红十字会、旗工商业联合会发出《洪涝灾害募捐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助之手,献出宝贵之爱,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共渡难关,努力建设美好家园。截止7月27日16时,共接收各界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8.089万元。献爱心活动仍在进行中。按照“一手抓防汛救灾,一手抓生产发展”的要求,广泛动员受灾群众,自力更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涉农涉牧部门和各苏木乡镇组织受灾农牧户做好受灾农作物的补种补播,全力抢种早熟作物,同时进一步加强已播农作物田间管理,尽最大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内蒙古新闻网 安华祎 通讯员 郭智颖)

[责任编辑 安华祎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