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社会法制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记者探访呼和浩特火车站周边小偷行窃
内蒙古新闻网  11-07-29 10:08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7月27日,本报记者跟随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岗勤大队民警对呼和浩特火车站周边等地的小偷行窃行为进行了跟踪暗访。

  佯装乘客伺机作案

  当日18时15分左右,24路公交车刚刚驶入站内,十几名乘客蜂拥而至。就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一名男子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又匆忙转身从拥挤的人群中下了车,正在多数人认为他“上错车了!”的时候,民警却看出了门道,判断这名男子正在寻找作案目标伺机行窃……

  记者和民警在观察中发现,通达商场北门附近的公交车站牌周边等车的人非常多,其中有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看那边手拿空袋子的人!”民警向记者使了一个眼色,记者顺势看去,有2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形迹可疑。仔细观察,其中一名男子手里提着一个布袋,身上背着一个小包,另一只手里攥着1元钱,使劲向车门挤过去。1次、2次……2名男子寻找了好几次机会都没有得手。

  “这帮人的警惕性非常高,今天要是我一个人站在这儿,早就引起他们的怀疑了!”民警对记者说。

  没过多久,又有一辆24路公交车靠站,此时他们再次挤入人群中,其中一名男子在人群中挤了一会儿后转身急步向身后的商场走去。“肯定得手了!”民警根据经验判断,他们行窃成功。随即,2名男子快步走进了通达商场二楼,记者和民警也跟了上去,由于商场地形复杂,每一层都有好几个出口,狡猾的嫌疑人逃出了警方的视线。“他们很有可能已经将赃物转移了!”在通达商场内几路民警并没有找到他们。

  很难抓到现行

  当日18时35分左右,三四名民警在火车站对面的一家快餐店附近发现了一名可疑男子。“就是他!”几名民警迅速上前盘查,原来这名男子就是刚才挤公交车有行窃嫌疑的男子。经过仔细检查,民警并未发现他身上有赃物。

  “他们往往两个人一伙,将行窃来的物品变卖后,吃饭、买烟,把剩下的钱平分。”一位民警这样说。

  “明明知道他有作案嫌疑,但是没有抓到现行,这是反扒过程中面临的比较多的问题。这些小偷反侦察能力非常强,得手后迅速转移赃物。”针对此问题,另外一名民警无奈地说。

  据了解,呼和浩特火车站是小偷出没比较频繁的地方,很多小偷都是假装乘车伺机行窃。很多乘客误以为自己是在公交车上被偷的,其实,很多人在上车的时候就被偷了。民警提醒广大乘客,在上车的时候一定要看管好随身物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名年轻人菜市场行窃未果

  “有货没?”

  “有呢,今天好几个!没少弄!”

  这是民警与一位商贩的对白。对于一位长期在一个固定场所做生意的商贩来说,每天都能目睹小偷的行窃经过。另外,这里的“货”就是指小偷。19时30分,在战备路附近,得知当天也有小偷出入,记者和民警来到了附近的一处菜市场。由于客流量很大,这里也是小偷们作案的地点之一。记者和民警一边挑菜,一边观察。“小偷最大的特点就是只盯着人们的口袋,有的时候一眼就能断定他们是不是小偷。”民警向记者介绍。

  “这熏鸡怎么卖啊?”民警一边询问价钱,一边用手轻轻地指了一下。担心目标有所警觉,记者佯装买菜瞥了一眼,看到2名男子一前一后,在市场内出来进去,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作案目标。

  记者随意翻了一下背包,其中一名小伙子便凑身过来。“看样子其中一人还是新手!”民警告诉记者,有很多小偷“学成”之后自己也要带几个徒弟,行窃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谋生手段。2名男子与民警周旋了十几分钟之后,估计是因为有所察觉,便离开了菜市场。

  通过3个多小时的蹲点观察,记者发现,这些小偷的行走速度相当快,一不留神就逃出了视线范围。他们往往不在一个地方逗留,选定好作案目标后,往往是两个人共同作案,一旦没有得手就立即更换下一个目标。

  很多摊贩敢怒不敢言

  当日,在战备路北口卖烟丝的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卖烟丝已经好几年了。每天早晨8点半,小偷们就开始出来活动了。大部分小偷我都认得,但是不敢吱声,害怕他们报复,真的没办法!”“昨天,有一个商贩提醒了一下顾客,那些小偷不仅辱骂,还动手了呢!”在战备路长期摆摊的一位大娘告诉记者。

  当日,记者采访了多名商贩,他们大部分长期在固定地点摆摊,怕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生意受到威胁,对小偷敢怒不敢言。

  38个小偷落网

  据了解,针对入夏以来呼和浩特市扒窃案件的发案特点,为严打扒窃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夏季攻势深入开展,从7月7日起,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在市区范围内开展了集中反扒行动,截至7月28日,该分局在反扒集中行动中已抓获扒窃分子38人,其中刑事拘留12人,强制戒毒5人,行政拘留19人,因聋哑人作案且情节显著轻微免于处罚2人;共破获扒窃案件20余起;先后为受害人追缴被扒窃现金万余元及财物。

  反扒行动需要市民配合

  很多市民都在抱怨:“如今的小偷怎么这么猖獗?怎么抓也抓不完?”对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公交分局岗勤大队的民警告诉记者:“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不少受害人认为,反正自己被偷的东西找不回来了,通常不会报警,这样就给警方在对于犯罪嫌疑人定罪上带来不小的难度。在此,希望我们的市民能够配合反扒工作,及时报案。”一位民警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当事人不愿意因为十几、二十块钱跟随我们回来做笔录,就造成对很多小偷不能够及时处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近1个月时间的打击,呼和浩特火车站周边的小偷明显减少。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在公共场所就餐或乘坐公交车外出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看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文/记者王宇婷 通讯员 邓志佳摄影/ 记者王 磊)

[责任编辑 王彤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