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统筹东西经济板块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访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敏谦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脆弱等问题,并就内蒙古统筹区域发展提出许多宝贵意见。结合《意见》相关内容,记者就如何统筹我区东西经济板块、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题采访了自治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敏谦。记者:《意见》指出,在统筹东西部地区发展中,内蒙古要加快构建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合理布局生产力。您认为构建“两带”对蒙西地区优化生产力布局将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工业园区、东胜轻纺工业区、乌兰察布察哈尔经济开发区、巴彦淖尔经济开发区。在构建“两带”中,通过这样的布局,将会对蒙西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更会使蒙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

  记者:《意见》提出要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内蒙古西部地区率先发展。在此过程中,您认为我区需要在哪些方面重点努力?

  胡敏谦:在三市一体化发展辐射带动蒙西地区率先发展中,整个蒙西地区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城市改造、结构调整、环保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要加快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搞好规模化的大型工业基地、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并规划建设好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城市群。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快产业整合和调整步伐。要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树立区域统筹、利益共享的理念,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意见》提出要加大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发开放力度,进一步融入东北及环渤海经济区(圈),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按照这一思路,在未来发展中,您认为蒙东地区将重点在哪些方面受益?

  胡敏谦:只有积极接受东北及环渤海经济区(圈)的辐射和带动,我区才能突破发展瓶颈。通过这种融入,蒙东地区可在政策互惠、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与国际对接等方面受益,有利于形成产品、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力市场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使蒙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划沟通协调,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不断优化,并消除由于行政区划带来的投资与贸易壁垒,实现市场要素无障碍流动。

  记者:《意见》指出,要建立自治区内部对口帮扶机制,引导西部地区加强对东部地区的帮扶。您认为这种帮扶对我区蒙东、蒙西的未来发展有着怎样深远的战略意义?

  胡敏谦:建立自治区内部对口帮扶机制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有利于不断缩小我区东西差距,增进各盟市间的交流合作,它不仅对东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发展意义,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社会意义。通过帮扶,对西部地区加快构建沿河沿线经济带和增强区域总体活力与竞争力有反向推进作用;东部地区可利用西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生产和生活条件,实现跨地区资源优化配置,并使各类项目能相互配合以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整体优势,加快全面振兴。

  记者:《意见》指出,内蒙古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您认为我区东西部应分别在哪些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胡敏谦:根据《意见》的精神要求,我区西部地区今后应在“统筹”和“转变”上取得重点突破。呼、包、鄂三市的一体化程度挖掘得还远远不够,对外围的其余4个盟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较弱,产业分工也不够清晰,所以需要自治区进行“统筹”。另外,蒙西地区是我区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重点区域,因此全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在蒙西地区有所体现,蒙西地区今后要在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蒙东地区今后要在“快”和“融入”方面有一些重点突破。首先,蒙东地区目前是我区经济的相对“洼地”,不论是经济总量上还是人均水平上,都落后于蒙西地区,需要通过加快发展来追赶。此外,《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蒙东地区开发开放力度,进一步融入东北及环渤海经济区(圈),所以蒙东地区今后要主动承接辐射带动和产业转移,在“融入”上可以做大文章。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