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综合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高温津贴执行不一凸显“身份的尴尬”
内蒙古新闻网  11-08-09 15:16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农民工:“谁敢提呀,有活儿干就不错了”

  8月3日,一位清洁工在清洗太原市一高楼的外墙玻璃。在高楼耸立的城市里,有一批专门从事高层建筑清洁的人,他们仅靠一根保险绳在高楼大厦上“行走”,这些清洁人员被称为“蜘蛛人”。炎炎夏日,“蜘蛛人”仍在烈日下坚守岗位,为扮靓城市挥洒着汗水和辛劳。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建筑、餐饮、快递等农民工聚集的行业,发放高温津贴普遍遭遇执行难,高温津贴成了“空头支票”。

  8月6日下午,在南京市新街口德基广场的施工工地上,记者遇到了正在用板车拉建筑材料的两名工人。这两名来自江苏宿迁的农民工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高温津贴,公司都是按照工作天数给工人发工资。我们是木工,脚手架搭建也是我们做,每天工资是150元,没有其他收入。”

  在南京市洪武北路一个写字楼外,身穿帆布制服的快递工人秦雨说,每年到了夏季,公司都会给工人发放一些饮料,但是高温津贴从来没有发过。在洪武北路另一个污水管道工程现场,几位被晒得黝黑的工人表示,每年夏天公司都会给职工发一些饮料,但是从来没发过高温费。

  记者在长沙奥克斯广场、滨江新城、金麓会所三个工地采访时,所有农民工都反映没有收到高温补贴。“工头给我们发了藿香正气水、凉茶,但是没有高温补贴。”工地上一位打着赤膊、汗流浃背的农民工说,他们现在每天从早上5点到上午10点半、下午3点到晚上7点上工,晚上在活动板房里睡觉,电扇即使开到最大也会不停地流汗。

  另一位农民工王云生说:“还要什么高温补贴啊,有个活儿干就不错了,你要找老板闹,恐怕就得卷铺盖走人了。我们是算点工,做一天算一天钱,除非下雨,否则都要开工,有时候晚上还得加班。”

  2日下午6点半,在重庆一处工地上,阳光依然强烈。建筑工人张师傅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工地出来,准备回自己租的小房间,汗湿的旧汗衫紧贴着背部。张师傅是重庆铜梁县人,已经在中铁集团某局工作了3年。“高温补贴单位每年都发,但数量不一。2009年发得比较多,一共有300多元;去年只有150元。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发多发少只能听单位的。”张师傅说。

[责任编辑 王雅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