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天文台出版的2011年《中国天文年历》,8日4时33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真是这样吗?天文专家表示,“早立秋”未必“凉飕飕”。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达到黄经135度,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将来临。
民间认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若在下午以后,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那么,“早立秋”真的“凉飕飕”?凭借这句民谚真的能准确预测天气吗?
赵之珩表示,民间这句老话并不靠谱。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目前,在科学上一直缺乏对于“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科学判断依据,而且从历年来的立秋时间上看,也不都是这样。实际情况是,今年的“早立秋”之后,仍旧是闷热天,不是“凉飕飕”。
他强调说,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变降的转折期,但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从气象的角度,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22摄氏度,才可认定为秋天。而目前,炎夏的余热未消,我国大部地区距这个标准仍有较大距离。”
由于立秋节气后早晚比较凉爽、温差变化较大、天气较为干燥,天文和气象专家提醒公众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要注意防暑降温,补充水分、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心情愉悦,多食用蔬菜瓜果,清热祛暑。(记者周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