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一早,满载着医疗器械和药品的流动医疗车就在鄂温克旗西苏木卫生院门前摆开了架势,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还有B超、心电图、胸片、生化……这些原本只能在医院才享有的诊疗服务被送到了牧民家门口。
流动医疗车所到之处,均是地处偏僻、人口稀少的嘎查,当地一些牧民饱受疾病的折磨,一些本不富裕的家庭,因此而更加贫困。
家住巴彦磋岗金星嘎查的牧民哈斯巴根患糖尿病多年,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很差,糖尿病并发症日益加重,每次非到万不得已,才出去看一次病。流动医疗车的到来,使他的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医疗队还为他办理了长期医疗联系卡,可以随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自2008年流动医疗车落户鄂温克以来,4年间行程已达12000多公里,走遍了全旗44个嘎查,为基层牧民送去了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牧民们亲切地称它为“草原上的家庭医生”。
26岁的辉河苏木辉道嘎查牧民乌尼日,200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乌尼日的父亲早年去世,母亲体弱多病。透析是治疗尿毒症唯一有效的办法,但这个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母亲得知乌尼日的病情后,四处奔波,想尽办法挽救儿子的生命。然而借来的钱不过是杯水车薪。正当母子二人一筹莫展时,鄂温克旗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办公室工作人员为他们带来了好消息:像乌尼日这种情况不仅可以报销住院费用,还可以办理“慢性病大额门诊”。经过治疗,目前,乌尼日的病情比较平稳,每周可以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目前,鄂温克旗牧区医疗已形成以苏牧、乡镇卫生院为主体,以流动医疗车、乡村医生及马背医生为载体的基本医疗体系。通过实施新型牧区合作医疗保险、完善牧区卫生院服务功能、实施牧区医疗救助保障机制及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解决了很多像乌尼日一样的牧民看病难等实际问题。据了解,2004年,我市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在鄂温克旗率先启动。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提高牧区医疗补助金额,从2004年至今,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元提高到200元,整整翻了10番!今年,全市牧民参合人数达到54079人,实际人口参合率达98%,统计人口参合率达95%,新型牧区合作医疗实现了牧业人口全覆盖。
从“小病扛、大病拖”到“牧民看病能报销”,从单一、落后的医疗器械到医疗设备现代化……随着国家、自治区及市本级对我市牧区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家庭账户、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相结合的牧区医疗制度全面建立并不断完善,曾经严重影响牧民生产生活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我市牧区已然显著改观。(记者牟嫄布日古德/文万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