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通辽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通辽卫生监督部门:严查消毒餐具
内蒙古新闻网  11-08-10 16:22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通辽网  
 

  通辽日报8月4日4版《“好运洁”消毒餐具原来如此“消毒”》一文对科区好运洁餐具消毒企业黑幕进行曝光后,引起强烈反响,很多读者打来热线表达对此事的关注。几天来,记者对科区餐饮店餐具的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一些小型餐饮店的餐具卫生状况堪忧。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华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毒餐具早已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已经对好运洁餐具消毒配送中心予以取缔。据了解,我市卫生监督部门不仅将对集中消毒餐具企业,还将对饭店(特别是中低档饭店)的消毒餐具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排查摸底。

  小饭店:消毒柜大多成摆设

  8月8日中午,在三中市场附近的一家麻辣串店内记者看到,小店内有一台消毒柜,消毒柜的按键有破损,露着电线。消毒柜内,放着几个盘子和汤匙,一名女工正在消毒柜旁的水槽内清洗碗筷。

  “为什么不用消毒柜清洁餐具呢?”记者问。

  “以前一直用来着,后来出了一点问题,我们就自己清洗了。其实,在盘子上套个塑料袋也一样用,”一名女工边刷盘子边对记者说,“我们店内的餐具都很干净的,顾客可以放心使用。”

  8月8日晚,九中夜市一家烧烤店老板告诉记者:“消毒餐具每套进价0.70元,顾客每使用一套餐具我们能赚0.30元,而且省事不用自己刷。”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大多数烧烤主都选用消毒餐具,至于这些餐具是否卫生达标就不得而知了。

  高档饭店:多自行消毒餐具

  我市新世纪大酒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对一些消毒企业提供的集中消毒餐具卫生状况不放心,所以该酒店使用的餐具均为自行消毒,严格按照卫生局的标准进行,都是蒸馏水高温消毒。8月9日上午,记者在新世纪大酒店的后厨看到,该酒店内的各种清洁、消毒设施一应俱全。专用餐具清洗间配备的是不锈钢一条龙设备,已消毒与未消毒的餐具隔离非常明确,而且有专门的垃圾存放处和专用的碗、盘、筷储存设备,地上见不到一点垃圾。

  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酒店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使用设备冲洗、消毒,也曾有多家餐具消毒企业来店里联系业务,但是都被我们拒绝了。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三班制,且实行签名负责制,在餐具的卫生方面没出现过任何问题。”

  正规的消毒餐具要追根溯源

  据介绍,2010年,国家为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卫生监督,根据《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工商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了规范。李华玲说:“通过这个规范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是十分重视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建于居民楼内;与可能污染餐饮具的有害场所距离小于30米的;生产场所(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的;消毒工艺流程未按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设置的;生产用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有专用的回收、储存、转运器具;洗消设备每天清洁;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使用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餐饮具独立包装上应当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内容;未提供餐饮具批次出厂检验报告的;不符合其他卫生要求,逾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只要达不到这些标准,卫生监督部门就视其为不合格,不给这样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发放卫生审查合格证”,李华玲说。

  目前科区仅有两家餐具消毒企业产品合格

  “科区有7家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根据目前检查的情况,其中有两家生产的消毒餐具合格,这两家分别为康源餐具消毒配送中心和利民餐具消毒配送中心。”李华玲表示,“近期卫生监督部门将召开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会议,将强调产销的重要性,使这些企业负责人认识到不合格餐具流入市场的危害,今后我们会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检查,消毒企业可以按照这些标准自查自纠进行改正。之后,卫生监督部门还将进行拉网式检查,审查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对于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我们不会对其发放卫生审查合格证,如仍不整改,将联合工商部门对其予以取缔。我们会将审查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通过新闻媒体公布出来,责令餐饮服务单位使用这些企业生产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如餐饮服务单位仍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消毒餐具将对其进行处罚。”

  此外,通辽市卫生监督部门希望广大群众积极举报不合格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并将对违法经营企业进行严厉打击,本报也将对此进行深入报道。市卫生监督所举报电话8232700 8236148本报举报电话6380102(记者杜松岩文并摄)

[责任编辑 王彤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