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巴彦淖尔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党支部建在合作社 带领农民奔富路
内蒙古新闻网  11-08-10 16:36 打印本页 来源: 巴彦淖尔日报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乌加河镇祥园巴美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创新党小组设置,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链上建党小组、发挥党员作用带民富的新路子——

  “我就认准育肥羊这条道儿了,可比种地来钱来得快多喽。现在有了合作社党支部做后盾,饲料、防疫、销售都不用自己操心。”近日,当记者走进中旗乌加河镇祥园巴美肉羊育种园区,正在给羊添料的李守一高兴地和记者说。记者了解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乌加河镇祥园巴美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创新党小组设置,逐步走出了一条产业链上建党小组、发挥党员作用带民富的新路子。

  科学发展换思路 产业链上建支部

  早在2007年,乌加河镇红光胜利村根据本地养羊业蓬勃发展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巴美肉羊育种合作社,在推进巴美肉羊发展上发挥一定积极作用。但合作社作为民间组织,其自发性、松散性所带来的不足日益凸显,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断产生,由谁牵头把养羊业的规模扩大?由谁把党员养羊户组织起来发挥骨干作用?由谁带头把其他分散养羊户集中引进育种园区?

  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乌加河镇领导产生了一个想法:把党支部建到巴美肉羊育种合作社,让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2009年7月,镇党委因势利导,作出在巴美肉羊合作社中设立党支部的决定。

  合作社党小组成立后,开始不断完善合作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会员权利和义务,并组织民主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并通过会议、培训班、送技术上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养殖户的培训,真正做到了“民办民管民受益”。在经营中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物资、饲草料采购,统一饲养管理规程,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保护价格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统一利润返还,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能力。

  党员带头显身手 产业链上带民富

  产业链上建支部,一个支部一面旗帜、一个党员一根标杆。目前,红光六组巴美肉羊育种合作社共有25名会员,其中5名是党员,1名预备党员。在巴美肉羊养殖这条产业链条上,活跃着这5名党员的身影,他们是产业链上名副其实的“脊梁”,他们各显其能,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和带动农民增收。

  “我们打心眼里感谢合作社的党员们,是他们让我不再贫困,生活有了盼头!”7月5日,红光六组村民杨四毛激动地说。两年前,杨四毛还是村里的贫困户,全家四口人就指着30亩地过日子,每年全家的纯收入只有几千元。巴美肉羊育种专业合作社党小组组长赵广明与副组长李守业通过“党员三结合致富链”与杨四毛结对帮扶,为他担保贷款两万元,购入基础母羊30只。在赵广明与李守业的帮助下,杨四毛的巴美肉羊一步步壮大,如今他自己的巴美肉羊已经发展到50只,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000元。

  巴美肉羊育种合作社通过对“党员三结合致富链”的引导、培育和推广,为贫困农户带去了福音。据悉,近3年,通过巴美肉羊育种合作社党小组牵头共结成“党员三结合致富链”8链,成功帮助12户贫困户脱贫。

  2009年秋季,巴美肉羊育种合作社党小组争取国家投资1037万元在红光六组创建了祥园巴美肉羊育种小区。由于合作社统一采购,省去中间经纪人交易环节,与经营商一手交易,园区内成批量的出栏肉羊直销到市场上,让社员的腰包鼓了不少。经过2年的发展,祥园巴美肉羊育种园区引进育羊户47户,巴美肉羊存栏数达到6600只,年创收达180万元,社员户均增收4万元。

  如今,祥园巴美肉羊养殖合作社党小组正带领着当地群众奔跑在致富路上,农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互动双赢,真正起到了“建一个支部、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梁震英 )

[责任编辑 王彤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