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207国道由锡林浩特南行100公里,地貌渐次生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特有的风韵在一丛丛黄柳、柠条、红叶菊的点缀下摇曳生姿。有“空中牧场”之称的蓝旗榆,历经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杆如虬龙腾跃,冠如聚气凝云。一株,一片,古朴别致,渐次从车旁闪过———蓝旗榆以地域冠名,是正蓝旗的绿色名片,根植上都热土。
一路行去,曾经流沙汹涌的浑善达克沙地,如今灿如织锦,绿了沙篙,红了柳条。地面自然气候的改善,吸引了天空积雨云的聚结。我们车行的时日,正是草原上多雨的季节。置身草原深处,见浓云滚涌,密匝匝的雨线拍打着车窗,四野的山川浓绿立即笼罩在茫茫雨幕中。远远望去,元上都遗址起伏的城垣遗迹犹赫然屹立,沉寂了昔日金戈铁马,相伴着金莲川大地绽放的连绵山花,更显出勃勃生机。
元上都遗址位于正蓝旗境内、上都河北岸。这一人类共有的、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多年来受到草原各族人民的精心呵护。特别是与遗址紧密相连的正蓝旗五一种畜场,近年来在申遗的征程上,有序的搬迁移民、有序的进行生态建设,伴着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和正蓝旗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铿锵鼓点,装扮古都,勇担重任,做出了突出的奉献。
始建于1953年的五一种畜场,位于正蓝旗东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我国第一批组建的重点国营种畜场之一,是以培育中国草原红牛、内蒙古细毛羊和锡林郭勒乘挽兼用马为主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这里自然条件优越,植物群落多样,正是元代诗人描绘的“野处何所有,深草卧牛马”景象的核心区域。但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这里的草场沙化退化也开始日渐严重起来,使早在1964年就被自治区政府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元上都遗址,也遭受了池鱼之殃。
在大自然的严惩面前,五一人痛定思痛,决心重头再来,生产效益、生态效益两手抓,再造秀美山川,为申遗大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该场从退耕还林还草遏制沙化进程着手,于2002年退耕还林12000亩,打响了向沙漠进军的第一仗,拉开了该场生态建设的帷幕。至2004年,五一种畜场三年连续退耕、围封42400亩,不断推进的治沙工程缓解了生态恶化的速度。
2008年,对于五一人来说,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和关键阶段,遗址所在地的五一种畜场生态建设迎来了旷古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元上都遗址申遗工作自1996年启动以来,正蓝旗旗委、政府不断加大遗址核心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围封遗址1.6万延长米,搬迁遗址居民百余户,在迁出区原址和退出的耕地上覆土种草,把核心区内原有的砂石路和草原自然路进行了复垦,混种了多年生和当年生的黑麦、老芒麦等牧草41000多平方米。在核心区周边建起了25.7公里的网围栏,在遗址门前种植了人工草坪,使遗址核心区保护面积从原来的5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251平方公里,植被密度进一步增加,植被高度达到30多厘米,植被盖度达到了100%。
为进一步完善遗址所在地生态环境,助力申遗工作顺利进行, 2008年,正蓝旗旗委对五一种畜场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五一种畜场跨出了大规模治理生态、重建美好家园,助力申遗大业的关键性步伐。该场投资720万元,将沙化最严重的地带一次性围封60000亩飞播造林种草,在迎风的沙化地带人工插栽黄柳,同时引进大中华集团种植黄柳、杨柴5000亩。这一年,雨水格外丰沛,散布于草间的金莲花花瓣格外厚硕,围封区内的黄柳长到了2米高。为巩固已取得的建设成果,该场领导不等不靠,主动跑项目、筹资金,争取到10000亩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对项目区实施了围封保护,栽种了黄柳和樟子松。将围封区的一部分作为打草场,分给原住地牧户管理使用,并与之签订围栏管护责任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围栏管护完好率达100%,围封区草木成活率达100%。目前,项目区内沙蒿、羊柴、沙打旺和榆树的高度约在10——— 100厘米之间,植物由过去的单一群落演进为灌草植物群落,植被覆盖度由飞播前的10%递增到90%以上,每公顷有苗株数在12万株以上,流动沙丘得到有效控制。
为破解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五一种畜场根据本场半农半牧型生产结构的特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压羊增牛,合理使用耕地。积极引导养殖户立足细毛羊传统产业优势,加大出栏土种羊和山羊力度,减小畜,养大畜;种植户进行产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发展设施农业,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生产双赢的路子。
该场认真开展黄牛改良工作,培养了一批黄牛冷配技术员,服务上门,全面进行黄牛冷配,提高肉牛品质,从而提高群众养牛积极性,以此彻底淘汰土种羊和山羊,大力发展细毛羊。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建设了功能齐备的细毛羊繁育中心,种公羊集中饲养点,发挥技术优势,引进澳美公羊,使本地细毛羊品质得到巩固,个体产值提高。去年,该场引导牧民成立了细毛羊养殖协会。按照管理民主、技术服务、闯入市场、发挥效益”要求,以农牧民增收为落脚点,实现了细毛羊发展从分散家庭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迈进的新局面,形成以细毛羊育种、培育种公羊为龙头、数百养殖户为网络的“龙头+基地+农户”的细毛羊产业化格局,使细毛羊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路子。近五年来,该场羊只日历年度存栏量由四万只减少到三万只,细毛羊所占比重达到90%以上。
为解决耕地及撂荒地对草原的负面影响,五一种畜场对现有的9.4万亩耕地进行了合理规划、整合,退耕还林还草与发展农业生产“对半分”———既要生产,也要生态。为实现这一半可利用耕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场党委引导这部分种植户科学生产,进行以水为中心的高效农业开发,逐步实现由一家一户式小型喷灌向整合土地资源、上大型时针式喷灌机转变,水浇地覆盖面达95%以上。主要经济作物马铃薯和胡萝卜逐渐形成大气候,走俏市场———“胡萝卜走出去,小轿车开进来”。风调雨顺的日子,种植户高兴;遇到干旱,也不用发愁,正蓝旗政府自2008年开始农机补贴,已累计发放补贴资金1345万元,该场农牧民购机1195台(套),受益户979户,小型喷灌设备、大型时针式喷灌机雄踞田地,随时整装待命。而由此延伸的下游产业链条保鲜库、淀粉厂和大型地磅的及时跟进,提高了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双保险”的保护,让大家心里格外踏实。
如今,主动保护遗址周边环境已成为五一人的自觉行为。元时的残垣断壁,虽经历了风蚀雨蛀,却鲜有人为损坏,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元代遗址。今年,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遗址周边环境建设和治理时间紧,任务重。上都城在建设时十分注重自然环境,“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被学术界和城市规划界称为“古老的生态城市”。能否做好“古老的生态城市”的生态重建工作,直接影响申遗大业的顺利进行。首当其冲承担这一重任的五一人再次发扬了老农垦人识大体、顾大局的精神,为遗址周边环境建设、生态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按照申遗规划,遗址周边和通往遗址的公路两侧退耕12005亩,遗址保护区围封65000亩,在紧邻遗址的三分场村边建设了占地240亩的生态遮挡墙,这些工作涉及五一种畜场400余户居民,其中搬迁88户,为保证这一部分为申遗离开家园的群众正常生产生活,该场一方面为退耕群众调剂耕地,一方面积极争取退耕补贴,为搬迁群众规划了养殖小区,及时通水通电,协调解决帐篷、蒙古包等临时安置区并联系遗址发掘、保护等部门,在各项工程中优先录用搬迁居民,使这400余户居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
天蓝、水清、草美,生态环境的大改善,让申遗从遥不可及的梦想变成了触手可摸的现实,也激发了当地人“申遗从我做起”的热情。采访中,记者不断听到一些“我为申遗做贡献,我为家园添绿色”的感人故事。离开家乡在各地打拼的五一人,成功后不忘回馈家乡的养育之恩,他们为家乡义务修路、治沙,建立了救助贫困大学生基金会。游子们联名树立的“五一情”纪念碑,表达了他们感恩故乡,激励后进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浓浓乡情。而曾经在五一工作和生活过的老知青们,也纷纷故地重游,为第二故乡出力献策。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官喻中升义务治沙一直是当地的美谈。喻中升检察官年轻时曾在五一中学执教四年,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退休后他故地重游,选择了遗址保护区北部一片风蚀地带,义务治沙3000亩,围封、插栽了黄柳, 2011年栽种了杨树、果树20000株。为遗址周边生态建设增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极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五一种畜场这个老农垦企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在为遗址规划打造了相配套的生态大环境的同时,也走活了经济建设一盘棋,构筑了大生态、大产业、大旅游发展格局。在拥抱着元上都遗址的大草原上,如今的五一,“风调雨顺又一年,游人画中不思返”,游客纷至沓来,世外桃源迎来了众多寻芳者的足迹。野生动物、飞禽竞相重返草原,野兔,狐狸于平原上起舞,天鹅、灰鹤于碧波中嬉戏……莫道春归无觅处,五一种畜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果,已融入到了游人交口称赞、游子由衷感叹的好山好水好风光中;融入到了14载申遗所谱写和完善的华章中,并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奏响了最强音。(赵东黄志宇张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