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信息网络覆盖度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但与此同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自治区发展中仍显滞后,亟待进一步推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使信息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记者就《意见》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采访了自治区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呼和。
记者:《意见》指出,我区发展中仍存在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呼和:近年来,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党政机构均接入政务城域网,区直机关、盟市、旗县基本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主要城市网上就业、招生录取、金融证券、交通旅游、社保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基本得到普及,数字小区及家庭上网工程建设在各盟市有序展开,超过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了信息技术。
全区宽带网接入和扩容工程加快推进,通信总户数继续快速增加。2010年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448万户,全区电话普及率(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达到每百人101.07部,年末全区互联网络用户达到1271.03万户。虽然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容忽视的是,全区通讯基础设施水平较差,有待提高。我区地域广阔,电话电视村通工程实施难度大。在一些偏远的行政村、自然村和牧业点,由于通信基础设施差,光缆覆盖不够,固定电话普及率呈下降趋势,宽带上网接入困难,接入率偏低。从《意见》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将加大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记者:《意见》对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呼和:《意见》明确了自治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从发展方向来看,《意见》提出,在政策支持方面推进基础测绘工作,支持基础地理信息库和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在重点任务安排方面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覆盖农牧区乡镇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记者:《意见》明确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呼和:从《意见》我们可以看出,未来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完善信息服务网络和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两个方面。在完善信息服务网络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城市光纤到户,行政村(嘎查)通宽带,实现通信信号基本覆盖自然村、居民点、旅游景点和主要交通沿线。《意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相互融合,实现网络层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国蒙古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意见》提出支持蒙古语软件研发和应用推广,促进蒙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意见》还提出支持我区提高信息的公共服务能力,建立邮政、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大农牧区邮政、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在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方面,《意见》提出在国家批准呼包鄂地区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建设呼包鄂乌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创新试验区,重点加强煤炭、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意见》还提出,加快电子政务网和重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重点建设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电子政务网,开发业务运用系统,推进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逐步实现“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和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盟市公共服务一卡同城工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数字化建设试点,逐步构建数字内蒙古。(记者戴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