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关注民生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市民盼望出台高温补贴标准
内蒙古新闻网  11-08-13 10:15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核心提示:随着高温的持续炙烤,近几天,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各地纷纷拉响高温警报。如此高温之下,很多人仍然需要长时间工作,他们在急切盼望高温补贴的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高温补贴标准。

  【调查】高温补贴发放情况

  持续高温,炎热无比,很多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却依然在烈日下工作,有在热得发烫的马路上工作的环卫工人,有在建筑工地上顶着烈日施工的工人,有在高温车间工作的工人等。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那么呼和浩特市的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多数单位发放白糖茶叶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公司规模的大小、效益的好坏对高温补贴的发放有很大影响,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即使没有发放高温补贴,也能为职工发放一些白糖和茶叶等防暑降温用品。

  8月5日12时,记者在新华大街采访时,出租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今年的高温福利是3袋白糖和1包花茶。高温季节是我们最难熬的,车内的温度比室外的都高,开空调的成本比较高,没有办法,谁让咱们干的是这工作呢。”记者注意到,刘师傅左侧的车窗处遮挡着湿毛巾。“一方面防晒,一方面还能降降温,很多出租车司机都这么做。”刘师傅憨厚地笑着说。

  8月7日13时许,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附近,50多岁的张阿姨正在捡拾路上的垃圾。张阿姨是一名环卫工人,她告诉记者,他们每年夏天都会领到一些白糖和茶叶。“像我们这样一年四季都在露天工作,干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每到夏天,单位会给我们发放些防暑降温用品。”正值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的人睁不开眼睛,张阿姨的皮肤晒得黝黑,额头上不时渗出细细的汗珠。

  很多人没有享受到高温补贴

  8月9日下午,记者在闻都小区见到快递员小王,此时他正急急地到一住户家取快件,他的上衣后背湿了一大片,他说:“高温补贴是什么?多少钱啊?我们是计件工资。看今天都34摄氏度了,我们送快件要一直在路上跑。这两天活儿还多,这晒的……哪有什么补贴呀,连喝的水都是自己买的!”

  当日,在一栋居民楼里,40多岁的空调安装工张强正忙着和同伴将空调挂机搬出窗外。“高温补贴听说过,但从没拿到过。”小郑在一家小公司干活,每到空调安装旺季,公司就招些人应急。“我们的收入以计件为主,夏天装空调的人多,老板最多发两瓶水,关照几句,高温补贴就别想了。”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几家建筑工地。8月9日,记者在成吉思汗大街附近一家建筑工地上看到,很多工人穿着的长袖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四川小伙子陈永告诉记者:“薄的衣服根本就不敢穿,晒的皮肤火辣辣地疼。吃饭的时候,单位给我们准备了绿豆汤,也没有什么补助呀。”由于天气热、出汗多,他们一般半天要喝3~4瓶水,花钱买水吃不消,工人们渴了就喝自来水解渴。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刘宇峰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