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乡野盛开文明花——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乌兰察布市把推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全民动员,城乡共建,多措并举,使文明之花盛开在乡野之间。

  抓住关键,全面实施素质提升工程

  在推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乌兰察布市敏锐地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培育新农民、新牧民是关键。营造文明乡风,关键在提高他们的文化、科技、道德和礼仪水平。

  基于这样的认识,该市大力实施农牧民素质提升工程,编印了一大批适合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实际的乡土教材和宣传材料。50多种、20多万册的学习教材不仅成为农牧民提升个人素质的“良师宜友”,也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指南”。与此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农牧民培训班。据统计,全市每年接受培训的人数都在2.5万人以上,近年来,已有80%的农户接受过培训。在此基础上,乌兰察布市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牧民素质。在全市农村牧区普遍开展的“好妯娌、好公婆”、“十杯百佳评比”、“道德模范评选”等一系列活动,让农牧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

  夯实基础,探索推进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为建立起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乌兰察布市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年终领导班子考核标准中。目前,全市1379个行政村,95%以上的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民事调解小组、文体活动理事会等组织。100%的行政村建立了文化活动室,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机构的建立和各项制度的健全,确保了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有效开展。

  该市开展了生态文明嘎查村评比表彰活动,主要抓好“一条街”,即主街道的硬化、亮化、绿化;“两堵墙”,即道德模范宣传墙、科技示范宣传墙;“三个室”,即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医疗计生综合服务室;“四项活动”,即文体活动、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文明礼仪学习活动、科技宣传示范活动。

  乌兰察布市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共建成宣传文化中心4个,宣传文化站14个,宣传文化室1个,并建成“万村书库”20座,库存图书40万册。在“电视进万家”和“电脑进西部”活动中,为贫困居民发送电视机7160台,为农村牧区发送电脑600多台,让富农信息随着电视机和电脑走进千家万户。

  借力发展,城乡共建同谱文明之歌

  由于自然和历史等原因,乌兰察布市绝大多数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基础差、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低,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光靠农牧民自身的力量建成标准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很大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乌兰察布市实施了“2+1帮扶工程”,仅去年一年,就帮扶到位430多万元。该市还开展了“致富不忘家乡,爱心回报社会”表彰活动,对在外地创业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的10名优秀儿女,进行了隆重表彰和宣传,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回乡创业、造福家乡的热情。

  乌兰察布市在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中,采取了“三三制”,即农牧民投入三分之一,主要用于人居环境改造和生活生产条件的改造等;国家投入三分之一,主要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如文化站建设和站内设施配备,沼气、大棚、草库仑等建设;社会帮扶三分之一,主要用于街道硬化、亮化、绿化,科技示范墙、道德宣传墙的制作等。(记者江新辉 通讯员郭经纬)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