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时候能和城里人一样,干农活儿回来能洗上个热水澡,娃娃上得起学,得病治得起,俺们就知足了。”这是7年前阿左旗巴彦霍德嘎查农牧民盼
望的生活。如今,记者走进巴彦霍德嘎查,看见一条条整洁的村道平坦通畅,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新居排布在村道两侧,一户户规范的舍施养殖圈中羊肥猪壮,一排排银色的大棚排列整齐划一……一幅新农村美丽的画卷,彰显着科学发展带给农村的新气象。
巴彦霍德嘎查的变化是阿拉善盟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缩影。近几年来,阿拉善盟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坚持抓阵地和创建活动,着力于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牧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盟涌现出国家级文明村镇6个,自治区级文明村镇8个,盟级文明村镇30个,盟级十星级文明户156户,自治区级十星级文明户10户。
创建文明农牧区 着力提高农牧民道德水平
阿拉善盟在创建文明农牧区中,把提高农牧民素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各旗利用广播、制作宣传栏,编排黑板报,发放《文明手册》、《公民道德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在全盟嘎查建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宣传栏等文体活动中心,农民学习新技术,参加文体活动多了,形成了人人争做守法村民,家家争创文明户的良好氛围。各地开展以村庄“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为主要内容,组织农民开展家居环境、庭院环境、街道环境等治理活动,切实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不断改善。
广泛开展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牧家”活动和“文明嘎查”、“十星级文明户”、“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评比活动,推出了各级道德模范先进典型30多名。在全盟广泛开展了“阿拉善大讲堂”、“居民大讲堂”、“农牧民大讲堂”等理论政策宣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理论文化素养。目前,全盟3旗2区都建立了理论政策讲堂,各苏木乡镇普遍设立了流动讲堂。通过一系列的群众性思想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全盟嘎查农牧民的自身素质明显提高。
重抓农牧区文化阵地,构建和谐阿拉善
近年来,阿盟先后投巨资,建成了巴彦浩特多功能体育场和阿拉善文体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歌舞剧院、传媒中心等五大文化惠民工程。并把文化惠民工程辐射到三旗,建成了阿左旗多功能体育场,阿右旗文化中心大楼、乌兰牧骑大楼,额济纳旗文化中心等一批公益性文化工程。
每年开展的各种专题文化活动,使农牧民感受到了文化给生活带来的快乐和充实。现在,全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锻炼的人达7万余人(次),占全盟人口的38%以上。阿盟还把“送文化”和“种文化”与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内容健康、方式文明、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结合“三下乡”、文化支农、乌兰牧骑到基层演出等活动,把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基层。2010年,全盟专业团体下基层演出达100场次。同时,积极倡导并鼓励民间文化组织发展,全盟各类民间文艺团体、文化社区演出队已达60多个,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数字化改造”等工程,使阿拉善盟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1.66%和93.29%。尤其是自2009年至2010年实施的自办节目覆盖工程,使阿拉善自办节目人口覆盖率由原来的57%提高到现在的广播93.29%、电视95.36%。目前,全盟75%的苏木、嘎查建的文体活动中心都配有健身器材、残疾人康复设备、电教室、棋牌室、阅览室、小型图书馆,安装了电视机、VCD、音响等,开通了远程教育网络。全盟苏木镇的文化阵地建设完善,使农牧区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推动了嘎查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的台阶。(记者 刘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