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是突泉县宝石镇的农民,多年来他坚持植树造林,如今算算已经八个年头,他的林地也发展到一定规模,可是因为造林收效缓慢,这八年来他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让他的很多致富梦想都无法得以实现。
2009年,当得知实施林权抵押贷款项目后,他就积极争取,在突泉县林业局和宝石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他用林权抵押借了40多万元贷款。有了贷款,李雪松就在自己的林地空闲处,大刀阔斧的搞起了水产养殖和育肥羊项目。当年年底,他在建成的鱼塘里投放鲢鱼、鲤鱼、草鱼、鮸鱼共计4万尾。李雪松盘算:按照每个重3斤,每斤7—8元计算,就能赚个40多万元。同时,他建的20000平方米的育肥羊基地,到现在也已经先后出栏育肥羊两批,每只羊的利润能达到100元以上。用李雪松的话说:“我打算把肉羊产业做大,进行肉羊深加工,我现在已经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成立了合作社,目前社员达到50户,我要逐步把产业做大做强。”今年,李雪松又在自家的林地里投放了300万只的林蛙种。用好用足林权贷款,李雪松已经做好了发展蓝图和长远规划。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林业改革是一次金融创新,它是破解“三农”融资担保难的一条新途径。这种做法为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搭建了良好的融资平台,突泉县学田乡大宝村村民卜庆生、九龙黄花村村民李学武、永安长发村村民刘百良等人先后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进一步扩大了林业生产规模。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突泉县已经初步形成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支持、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贷款,用来发展肉鸡养殖,设施农业、林果业等产业上来,为突泉的县域经济发展引来了新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突泉县林业局始终把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工作来抓,利用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森林资源作为贷款抵押,让突泉林业“青山变金山”、“资产变现钱”成为现实,有力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李晓玲 孙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