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二连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两代人见证口岸变迁
 

  “说是一个火车头拉出来的城市,一点儿没错。”提起中蒙边境口岸城市二连浩特的由来,今年85岁的铁路离休老干部禹爱春说。他用60年的坚守与奉献,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历程。

  1957年9月,25岁的禹爱春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一毕业,就被铁道部选中分配到二连铁路车站工作。那时中蒙俄国际铁路联运线刚开通,二连浩特应运而生。所运货物均用俄文、中文、蒙文书写,货物到二连浩特口岸后需要进行换装作业,俄语专业人才非常紧缺。

  “那个时候的二连浩特跟现在没法比,条件艰苦不说,物资紧缺,啥都没有,根本就留不住人。全市只有两条铁路,几百号人。没有卖商品的百货商店,吃喝拉撒就靠一个铁路供应站,吃不上菜,吃水也要用火车从外地拉。年节有人回家探亲,都要捎回很多食物和生活用品。而且工作业务量很大,货物搬运全靠人工,即使是在机车上当翻译,工作也非常辛苦。哪里像现在,什么都有,到处都是现代化的设备。”禹爱春说,当年和他们一起来的8个人,后来走的走,调的调,最后只剩下他们两三个人坚守下来。 “当时是一颗红心为国向党,得到命令,拿起背包就走,到了地儿就安心工作,让咱干啥就本本分分地干好啥,其它的想都没想过。”禹爱春家在物产丰饶的东北,说起当年背井离乡的职业选择,禹爱春现在回想起来,依然淡定执着。

  在二十世纪80年代,由于很多人不堪边疆环境条件之苦纷纷调离,二连浩特铁路俄语翻译人员再次紧缺。为发展铁路事业建设边疆,呼和浩特铁路局便自己培养当地人才。禹爱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让心爱的小儿子禹波子承父志,也扎根边疆,扎根中蒙俄铁路联运翻译事业。禹波从小受父亲耳濡目染,又勤学苦练,轻松通过考试进入二连车站交接所做了俄语翻译。

  怀着对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奋斗精神,禹爱春在这里一待就是60年,塞北苦寒之地二连浩特成了他的安身立命之所,即使是退休以后也没有离开。火车载着他和这座城市,走进改革开放的春天。如今,二连浩特已成为欧亚大陆的“桥头堡”,我国对蒙开放的最大公路、铁路口岸,中蒙两国唯一的铁路口岸,也是我国实施向北开放战略的前沿阵地。公路、铁路口岸年吞吐能力达到1600万吨,承担着中蒙贸易70%以上的运输任务和中俄、中欧贸易转关跨境运输任务。二连浩特铁路口岸车站在中蒙俄联运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儿子禹波的工作也忙碌而充实。

  虽年近耄耋,但禹爱春身体健硕硬朗,他经常步行到车站,看着载满旅客或货物的联运列车驶进驶出,看着祖国铁路运输事业的繁荣昌盛,看着儿子每天为国家和地方努力工作,心里满是欣慰。(记者辛凤娟)

[责任编辑 王彤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