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的正北方,有一片举世闻名的金莲川草原,这就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当你走进她的怀抱,会有一双热情的双手为你捧上一碗浓香四溢的奶茶,还有奶豆腐、奶皮子、图德、奶酪干等一盘盘乳白色的奶食品,使你仿佛已聆听到了母亲般的问候。
蒙古族崇尚白色,这一传统,源自于洁白的乳汁。他们认为,白色具有纯洁、吉祥的意义。每逢祭祀山水神灵、祖先圣灵、敖包、苏鲁锭的时候,蒙古族往往以祭洒洁白乳汁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无限敬意。因此,他们把腊月叫作“白月”,把奶食品叫作“察干伊德”(意为白色的食品)。迎娶新娘,进包前给她一口鲜奶,以此祝福两个年轻人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当亲朋好友、来客远行或返回时,在他们的背后,向他们前行的方向泼洒鲜奶,祝他们一路顺风。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礼物,尤其对尊贵的客人赠送礼物时,都以白色食品、白色布匹、白色的活畜为首。夸赞某人心地善良时,说他是“心底白”等等。
正蓝旗“察干伊德”主要有奶豆腐、奶皮子、奶油、奶糖、阿如拉、楚拉等30余种,以奶制作的饮料有奶茶、奶子酒、酸奶等10余种。“察干伊德”含有丰富的乳、油、糖等物质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健脾开胃、增强体质等功效。
其传统乳制品名目繁多、品种丰富,古老的加工工艺、独特的保鲜方法、美妙的口感滋味、赏心悦目的色泽形状,都显示出了游牧民族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为了弘扬这一传统文化,正蓝旗从2006年开始,每年都要举办“察干伊德”评比活动。2007年8月14日,正蓝旗成立了传统奶食品协会。2008年4月,正蓝旗被自治区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全区“察干伊德文化之乡”。2010年7月,赛音胡都嘎苏木贺日斯台萨拉沁民族奶食品专业合作社的牧民,也自发举办了民间奶食节。2010年,桑根达来镇阿拉台嘎查牧民陶高被命名为“察干伊德”制作传承人,她的“察干伊德”制作技术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正蓝旗被中国民间文艺
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之乡”和“中国察干伊德文化传承基地”。同时,旗有关部门启动了奶豆腐、奶皮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程序,正蓝旗民族奶制品园区也在建设之中。目前,正蓝旗已有圣元乳业、长虹乳制品厂、阿格腾艾里、腾格里塔拉、杭克拉等10余家乳制品加工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全旗从事“察干伊德”加工行业的牧民有7000多户、14000余人,奶食品经销店有90多家,户均增收1500多元,带动了当地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有效地转变了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确保了农牧民增产增收,“察干伊德”的加工制作和销售,已成为正蓝旗的阳光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察干伊德”,让一个民族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