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村民手里拿着变形的菜花和装菜籽的袋子
8月19日,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西山村3、4组部分村民向本报记者反映,今年这两个村民组种植了大约80亩地的雪莹75菜花(学名花椰菜,以下简称菜花),可现在这些秧苗不仅过早地结出菜花,而且长出来的菜花呈散状,大小不一,上面还长出了绒毛状的东西,不能食用。村民们一致认为是菜籽出现了质量问题。
长出变形菜花
19日下午,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在距离赤峰市区十几公里的牛家营子镇西山村4组菜花田地里看到,大片的秧苗上已经结出菜花,但不是雪白或者乳白色类似圆球状的菜花,而是呈现出了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散状形态,仔细观察,上面还长出了一层红色和紫色的绒毛状东西。
据4组村民刘广臣介绍,去年,他们组有几户村民种植了雪莹75菜花籽,秧苗长势良好,结出的菜花在市场上也能卖上好价钱。看着试种效果不错,今年,60多户村民从本村王廷荣和刘世海的手中以每袋45元钱的价格购买了菜籽,开始大面积种植,种植范围达50多亩。本想能够增加收入,可万万没有想到,试种一年已经成功的品种,在今年却长出了“变形”的菜花。
“西山村种植菜花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除了供应赤峰市区最大的菜市场——西城菜市场外,还向辽宁等周边省区供应,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一位赵姓村民说。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就在临近地块里,另外一个品种的菜花也已经结出了小小的“果实”。记者拨开秧苗中间看到,菜花呈乳白色球状。
气候原因所致?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到了销售菜籽的刘世海。据他介绍,菜籽出自于赤峰市隆生蔬菜种子经销处,负责人是陈国军。对于菜花变形一事,刘世海说,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栽种秧苗时浇灌的水比较多,而且正值雨天,从而使菜花苗受涝而导致的。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了赤峰市隆生蔬菜种子经销处负责人陈国军。据陈国军介绍,事情发生后,他本人也到西山村查看了情况,主要还是由于村民当时下籽(育苗)过早导致的,雪莹75菜花应该不会出现质量问题。
这么大面积的菜花出现问题,种子菜籽生产商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是否了解情况呢?记者拨通了该研究所负责赤峰地区的销售及售后业务员的电话,这名业务员告诉记者,生产商还没有接到举报。如果确有此事,主要是因为育苗期过长或者气候异常而导致的,一般情况下种子质量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此品种在河北及东北等地多有种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在气候条件上。如果村民怀疑种子质量有问题,可以找相关部门做鉴定。
造成经济损失
这种变形的菜花不仅出现在西山村4组,还出现在西山村的3组。3组村民郑军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我们3组也有近30亩地种植了雪莹75菜花,也出现了变形的菜花,一共涉及到20多户村民。”
据村民介绍,现在想除掉菜花重新翻种其他作物已经来不及了,这些地今年就算是白白浪费掉了。村民们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像西山村这样上好的水浇地,按照以往正常年份每亩地能够产5000~6000斤的菜花,以市场最低收购价每斤1.2元左右来计算,西山村3、4村民组大约80亩地的损失最少在45万元以上。如果再加上每亩地500元左右的菜籽钱和肥料钱,损失情况就更惨了。
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几天前,4组村民赵文奇拉着一些变形的菜花到赤峰市区的西城菜市场销售,结果是无人问津。无奈之下,第二天他又将菜花拉到农村集贸市场,本以为能卖出点,没想到2角钱1斤都没人买。一气之下,赵文奇将菜花全部仍到了路边的水沟里。“村里的孙树坤也拉着菜花去赶集,1元钱3个都没有人要。”一村民说。
对于这一情况,记者询问是否是因肥料和耕种技术上有问题而造成的?村民却一致认为是雪莹75菜籽有质量问题。
可以通过法律程序维权
眼看着一年的忙碌化为泡影,村民们有些不甘心,于是将此事反映到牛家营子镇司法所。该司法所人员王晓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镇里曾协调处理过此事,但是没有任何结果,现在只有走诉讼程序了,镇里已经帮着联系好了喀喇沁旗法律援助部门,村民们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记者 周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