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们世代靠种地为生,现在村里人大多搞起了农家乐,收入比原来增加许多。”近日,记者在革命老区武川县得胜沟乡采访时,见到了蘑菇窑村村民温秀秀一家正在接待游客。虽然很忙很累,但喜悦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2008年,武川县得胜沟乡建成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被自治区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干部教育基地。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2009年7月,乡政府号召当地老乡办农家乐接待游客。“那时我们一点信心也没有,担心自己做的饭客人不爱吃,担心办起来没有顾客。”经过两年摸索和学习,温秀秀和其他办农家乐的村民已十分熟悉业务。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饭做得更好吃,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老区人民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也感染了游客,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并带来了更多客人。“说起这几年接待游客,最让我难忘的是呼市的一个老奶奶。去年夏天一个雨天,我家院里走进两位老人,老奶奶看见我端详了一下说,‘就是她’,原来她是看了电视上报道我们农家乐后专门找来的。这位老人先后来了五次,带来的客人一次比一次多。”温秀秀拿出《顾客留言簿》告诉记者(见右图本报记者彭晓明摄),“别看我们这里偏远,我家接待过好几位尊贵的客人,有朱德的外甥女、姚吉吉的儿子、杨植霖的女儿及很多革命先辈的后人。”
温秀秀告诉记者,2009年,她家接待游客500多人,毛收入2万元,纯收入8000元;2010年,接待游客1000多人,毛收入4万元,纯收入2万元;今年截至8月初,毛收入已经达5万元了,预计今年的毛收入能达到8万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得胜沟乡不少像温秀秀一样的村民开始学习有关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抗日故事等知识,阅读《神奇的武川》、《山地草》等书籍,以便让游客更多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温秀秀正搜集红歌歌词,她还想把家乡的山曲在农家乐播放,让农家乐独具特色。(记者刘丽 实习生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