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武川县得胜沟乡农家乐搅活一池“村水”
 

  “过去我们世代靠种地为生,现在村里人大多搞起了农家乐,收入比原来增加许多。”近日,记者在革命老区武川县得胜沟乡采访时,见到了蘑菇窑村村民温秀秀一家正在接待游客。虽然很忙很累,但喜悦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

  2008年,武川县得胜沟乡建成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被自治区命名为全国廉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干部教育基地。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2009年7月,乡政府号召当地老乡办农家乐接待游客。“那时我们一点信心也没有,担心自己做的饭客人不爱吃,担心办起来没有顾客。”经过两年摸索和学习,温秀秀和其他办农家乐的村民已十分熟悉业务。他们现在的目标就是把饭做得更好吃,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老区人民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也感染了游客,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并带来了更多客人。“说起这几年接待游客,最让我难忘的是呼市的一个老奶奶。去年夏天一个雨天,我家院里走进两位老人,老奶奶看见我端详了一下说,‘就是她’,原来她是看了电视上报道我们农家乐后专门找来的。这位老人先后来了五次,带来的客人一次比一次多。”温秀秀拿出《顾客留言簿》告诉记者(见右图本报记者彭晓明摄),“别看我们这里偏远,我家接待过好几位尊贵的客人,有朱德的外甥女、姚吉吉的儿子、杨植霖的女儿及很多革命先辈的后人。”

  温秀秀告诉记者,2009年,她家接待游客500多人,毛收入2万元,纯收入8000元;2010年,接待游客1000多人,毛收入4万元,纯收入2万元;今年截至8月初,毛收入已经达5万元了,预计今年的毛收入能达到8万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得胜沟乡不少像温秀秀一样的村民开始学习有关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抗日故事等知识,阅读《神奇的武川》、《山地草》等书籍,以便让游客更多地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温秀秀正搜集红歌歌词,她还想把家乡的山曲在农家乐播放,让农家乐独具特色。(记者刘丽 实习生辛颖)

[责任编辑 魏佩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