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创先争优进行时】扎兰屯市“和谐城管”促和谐
内蒙古新闻网  11-08-31 22:01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即顾城市“面子” 又保摊贩“肚子”

——扎兰屯市“和谐城管”促和谐

  由过去愁眉苦脸见到城管就哭到现在欢天喜地住进城管人捐资帮助盖起的新房里,摊户毕凤华老人说:“我现在越活越年轻啦!”张春丽摄

  本网呼伦贝尔讯 城管执法人员与摆摊设点商贩之间是否是猫逐老鼠的游戏?全国城市管理执法先进典型单位扎兰屯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其“以人为本,和谐城管”的服务理念,准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截至2011年上半年,该市城管局实施城管便民服务措施40余项,清除城市牛皮癣32000余处,清理不合格牌匾2462块,拆除违法建筑919起,查处各类违法行为9240件,五年间未发生一次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信访案件投诉办结率连续三年达到100%。

  作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佳管理城市” 的扎兰屯市,针对近年来的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普遍存在的农贸市场数量不足、车辆乱停乱放、流动商贩占道经营等这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难题,该市城管局在城市管理过程中,本着既要方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又要维护城区市容整洁美丽的理念,一改过去以堵、罚为主的粗放管理模式,全力打造“服务为先,和谐为本、创新管理、服务群众”新城管,成为全国城管执法系统的一面旗帜。

“便民广告栏”的推出,杜绝了“城市牛皮癣”。张春丽摄

  城管干部与特困商户结对帮扶工程实施以来,局领导经常深入到特困商贩中问寒问暖。图为被帮扶的谢心健老人与城管局负责人拉家常。张春丽摄

  亲民城管暖民心。面对一个个“不理解”和一处处“牛皮癣”顽疾,城管执法人员变“堵”为“疏”,“筑渠”、“放水”,投入资金3万多元,在市区各主要街路的明显地段投放固定“便民广告栏”38处,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需要。市民们说:“有了这‘便民广告栏’,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张贴广告,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见不得人了!”

规范后的早市秩序井然。张春丽摄

统一制作的便民摊床整洁规范有序。张春丽摄

  和谐城管促和谐。针对个别经营商户逃避管理,长期与城管队员捉迷藏、打游击、生活难、经营难、治理难及对立抵触的实际,城管局在主次街路规划出21个摊点群,制作了售货亭、修车亭、修鞋亭,并为他们统一发放了600多顶遮阳伞。在对早市的管理上,采取划区归类经营,并由每个区选出一名有威信的商贩组建“早市协管会”协助管理。商贩们说:“有了这些遮风挡雨的固定摊位,我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推着小车到处躲迷藏,心里头踏实了!”

  数字城管建机制。按照“城市管理科学化”的城管理念,投入资金210万元,率先在呼伦贝尔市开展数字化城管体系建设,城管执法人员坐在监控室里城区各街路、广场的现场画面便一目了然,从而结束了原来大队人马人加班加点死看死守的人海战术,提高工作效率一倍以上。 (内蒙古新闻网李中锋 通讯员张春丽)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