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秋的清水河县,镇里田间不时飘来果实的芬芳。环顾开发区,一座座楼体拔地而起,年产100万吨干全焦、10万吨甲醇、15万吨煤焦油的焦化甲醇一体化项目正在昼夜生产。沿着院墙,工人们正把运来的苗木一株株地种好———规划5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渐成雏形。
今年3月,蒙西一期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年产2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投产;5月,内蒙古三友年产30万吨精细高岭土生产线项目奠基开工;7月,运癉镁业(浙江海亮)年产60万吨煤改制装置项目、3万吨金属镁和1万吨镁合金压铸件项目建成投产;8月,内蒙古天皓水泥二期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及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建成投产,三期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及9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
伴随着一个个大型工业项目的落地投产,清水河县工业经济迎来了新的增长高峰。
清水河县是首府地区向南开放、打造沿黄经济带的交通要塞,是通达晋陕蒙、地接呼包鄂、打造“金三角”的重要功能区。近年来,该县以工业强县为目标,加快了构筑现代工业体系的步伐。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加快园区带动和资源转化步伐。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战略,引进和培育一批水泥、电石、煤炭、金属镁、高岭土等建材和化工企业,做大做强了以水泥、建筑陶瓷、高岭土新材料、石材加工为主的建材产业等4大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地方优势特色品牌。
同时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布局,充分发挥重要交通轴线带动集聚作用,重点打造“沿线、沿城、沿黄”工业布局,引导工业产业向城镇、公路沿线和黄河沿线集中。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北上西移的战略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在电力、建材、新型煤化工以及非资源型工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l2.4亿元和l6.8亿元。
目前,清水河县正抓紧建设新型工业化基地,重点打造“一区三基地”。“一区”即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定位为能源、重化工、冶金、生物发酵和建材业。“三基地”即城关镇建材生产基地、窑沟乡煤炭开发和金属冶炼基地以及宏河镇石材加工基地。随之,一批生产线正在紧张施工,全部建成投产后,水泥、熟料年总产能达到l000万吨,将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同时,计划在两年内建成立足呼包鄂、连接区内外的物流集散中心。依托黄河峡谷、长城遗址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正成为清水河县的朝阳产业。(记者 王静宇 通讯员 杜贵忠 边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