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健康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又见葛淑云
 

  这是我第三次采访葛淑云。

  8月29日,踏上鄂伦春族自治旗古里猎民乡的土地,便有了见见葛淑云的想法。今年73岁的她记忆力不错,几年没见,一眼便认出我,热情地拉我进屋。她告诉我,这几年身子骨不如以前了,地也种不了了,牛也不养了,养几只鸡权当给自己做个伴。

  葛淑云在鄂伦春族历史上算得上“名人”了。1985年,她带头在政府的帮助下支起了大棚,并拎着秤在街上出售大棚里的蔬菜。她说,那时种菜不是为了挣钱,是响应政府号召,引导猎民发展多种经营。不知大棚为何物的猎民,没人敢冒这个险,葛淑云便承担了做试验的任务。如今,猎民乡的家家户户都支起了大棚,所产蔬菜不仅自给自足,还成车成车地外卖。

  “看着猎民通过大棚种植致富,我心里高兴。能为猎区的发展做点事,我心里踏实。”葛淑云说。

  由于葛淑云的带头,鄂伦春旗7个猎民村中最早富起来的就数古里猎民乡的古里猎民村。听村上人说,现在这个村私家车就有28台,最好的车是奔驰。村上建起了别墅式猎民社区,有上下水,太阳能热水器,还有宽带入户。一些种植大户开始通过网络销售产品。葛淑云没随大家一起搬进高档次的猎民社区,不为别的,她说,现在这间房她住贯了,比起在山上的撮罗子要好上多少倍,不给政府添麻烦了。

  闲下来的时候,葛淑云便做做皮毛制品、桦皮工艺。她说,这是鄂伦春的民族文化,不能失传。除了自己做之外,她非常愿意教年轻人,每当有人向她求教,她总是不厌其烦。谈到生活,她说,现在的生活是越过越幸福,党的民族政策好,党的领导好。听她讲,要是在过去,她有这么严重的腰腿疼病,恐怕早就不在人世了。“现在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多好啊!”(记者 辛语)

[责任编辑 赵静 ]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