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锡林浩特秋高气爽。走进锡林浩特市中小企业工业园区,空气中一阵浓浓的奶香味把记者吸引到锡盟牧人奶娃娃工贸有限公司的厂区里。“今年的销售收入保守估计能达到1000万。”公司的刘经理高兴地介绍说。
“奶娃娃”是2008年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自从搬进园区,厂区面积从400平米发展到现在的5000平米,员工从当初的20人发展到了现在的82人,生产奶产品也从原来的1.5吨/天提高到现在的4吨/天,销售收入从400万元跃升到1000万元。
记者“全副武装”随刘经理来到车间化验室。刘经理告诉记者,公司购置了20万元的设备,专门建立了化验室。包装车间里十几个工人都身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塑料手套正站在桌子两侧包装奶酪。原料车间里堆满了袋装奶粉,奶粉袋上的物品卡详细记录了产品批次、化验员和保管员姓名、检验结果等内容。生产车间大烤箱正在“忙活”,架子上摆放着一层层奶酪。他们要在70度以上的高温中待上三个小时才能出炉。记者在附近刚站了一会儿,就觉得烤得难受,头上也出了汗。平时可口的奶制品需要这么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而且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半点马虎不得。
像“奶娃娃”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锡林浩特市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了103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园区。园区的建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解决了“阵地”问题,众多中小企业可以在其中发展壮大。市政府还在3个园区投入2亿元,从高压电、道路、供水和排污管道等配套设施方面为企业“买单”。不但企业发展的“硬环境”问题解决了,锡林浩特市还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软环境”。市里筹措1000万元的资金,为企业发展构建了融资平台。市经信局还在产业准入方面提供政策指导,在设计费、配套费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减免和缓收。这些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空间,也在就业、税收方面创造了效益。(记者 田宝东 钱曙光)
